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 SO2 , 从这个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 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 .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 . 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2、下列关于2H2+O2 2H2O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 . 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 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分子与生成的水分子个数比为1:2
3、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B . 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 . 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 . 该图示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2H2O+CO2
4、自来水消毒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氯原子)

A .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会再分    B . A,C,D都是氧化物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是1:1
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 )
A . 化学反应的快慢    B . 生成物    C . 反应条件    D . 反应物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 . 待测值为0.6 B . 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 . 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 . 甲一定是化合物
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9、2008年9月25日。我国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届时将有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2NH2    C . NH2    D . N2H4
10、密闭容器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

35

7.5

48.75

X

A . X的值为5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 .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11、以“2H2+O2 2H2O”这一化学方程式为例,下列哪些信息是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的(    )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②各物质的微观粒子个数之比  ③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④各物质的质量之比       ⑤化学反应速度是快是慢       ⑥化学反应的现象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④⑥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表示为:2H2+O2 2H2O,这个式子不仅表明了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还表示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每      份质量的氢气跟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2、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其中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乙图表示的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①从分类角度:蒸馏水      (填“是”或“不是”)氧化物;

②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③从变化角度: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净水过程中常用液氯(Cl2)作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在上述反应前后,存在形态没有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④从应用角度:生理盐水的溶剂为      

⑤从环保角度: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合理的做法是      

A.淘米水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粒白磷,塞好瓶塞后玻璃管下端刚好能与白磷接触,将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取下橡皮塞,将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塞紧瓶塞,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实验时,气球的变化是      
(2)根据白磷引燃前后的变化,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玻璃管受热不燃烧,白磷受热能燃烧,可知燃烧的条件是      
(3)实验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实验后,松开橡皮塞,则天平指针      (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中间”)
(4)白磷(P4)燃烧生成P2O5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硝酸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关键反应为:4NH3+5O2 4NO+6R,其中R的化学式为       
(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 , 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 , 则(填“=”、“>”或“<”)m1        m2
(3)如图所示装置,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其原因是        ,由这个实验推测: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生成时,实验环境应在        (开放、密闭)体系中进行.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气体,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任写一种)。
(2)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3)
A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也没有变化。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 .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反应①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①的过程发生了_____(填标号) (1)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燃烧反应
(2)写出反应②中的另一种反应物      
(3)若反应③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      元素.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⑤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经常用做照明弹,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