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    )

A . 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 . 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 C .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D .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 烧杯、玻璃棒 B . 大试管、集气瓶 C . 酒精灯、铁架台 D . 导管、单孔塞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氧气验满 C .  实验室制氧气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 B . 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 . 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能分解 D . 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气密性③装配好仪器④装药品⑤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
A . ②④③①⑤⑥⑦ B . ④②③①⑤⑥⑦ C . ④③②①⑤⑦⑥ D . ③②④①⑤⑦⑥
6、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撤离水面

A . 全部 B . 除④外 C . 除⑥外 D . ①②③⑤
7、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 .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B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 证明为力在不断运动   D . 测定空气中洋气的含量
9、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2H2O 2H2↑+O2↑       B . CO2+2NaOH=Na2CO3+H2O C . C+H2O CO+H2           D . NH3+CO2+H2O=NH4HCO3
10、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 .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11、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 B .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性质不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⑦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氧气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上述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②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是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      ,用D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写出操作步骤、现象、结论)      .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 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 .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 .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 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若用E装置进行收集,则氧气应由导管      进入。

③ C装置叫启普发生器,可通过调节导管上的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要将B装置改进成具有C的功能,一般需再增加的一个实验用品是      

④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图是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w4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为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需考虑的因素是:

Ⅰ.发生装置:选用A的理由是      

Ⅱ.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

为了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对氯酸钾的分解起了催化作用,经查阅资料得知;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加热到400℃可观察到缓慢放出气泡.实验仪器如下;


(1)验设计如下,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加热时间(分钟)

实验现象

1.将二氧化锰单独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10

木条无变化

2.将氯酸钾单独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5

木条复燃

3.将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1

木条复燃


(2)该验方法称为       , 第二步试验中,某同学选用装置乙加热,你认为是否正确?理由是      

(3)写出第三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丙”中除导管外,另两个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若用装置“丁”收集氧气,则导出气体的导管口是       (填写编号“a”或“b”).

(5)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用双氧水作为原料,比较用氯酸钾为原料的制取方法,用双氧水作原料的方案突出的优点是       (填写选项编号)

A. 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

B.通过分液漏斗加液,有利于连续操作

C.节约药品

D.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使制取更方便.

2、请根据下列工业制氧气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洁净的空气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空气中的氧气并不会越来越少,是因为植物的      作用能产生氧气.
(3)空气中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在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做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      
(4)液氧和液氢常用于火箭推进剂.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