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们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 B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C .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0kg 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有关 B . 实验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 D . 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我们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 D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
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下列现象与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相对应的是(   )
A .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B .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 . 灯丝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D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6、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日食月食 B . 海市蜃楼 C . 湖面倒影 D . 池水变浅
7、如图所示为冰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在第6min,它处于液态 B . 冰的熔点是0℃,冰是非晶体 C . 在CD段,它已经全部变为气体 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8、下列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冬天窗玻璃内侧有“冰花” B . 烧开水时会看见“白气” C . 冬天堆的雪人逐渐变小 D . 铁水浇铸制成工件
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B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 . 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D . 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因物体密度是永远不变的
10、下列关于材料及物质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超导材料若用来输电可节约能源 B . 磁带、磁卡就是物质磁性应用的实例 C . 用半导体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D . 利用铜或铝的不容易导电性将它们做成电线芯
11、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注满水(ρ>ρ),再比较它们的总质量,则(   )
A . 铁球的总质量较大 B . 铝球的总质量较大 C . 它们总质量一样 D . 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 图片_x0020_100006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把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 图片_x0020_100007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 图片_x0020_100008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单位换算:200cm=m,1×103kg/m3g/cm3
2、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利用超声波粉碎身体里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3、豆豆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m,他在墙上的镜子里看见妈妈的眼睛,同时妈妈(选填“能”或“不能“)看见他的眼睛。
4、如图所示,这是小赵的眼睛结构,他患有眼,应佩戴透镜进行纠正。

图片_x0020_100010

5、冰箱里的蔬菜常常要放入保鲜袋里保鲜,这样做是为了(选填“加快”或“减慢”)蒸发;液化石油气是用(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气体液化。
6、如图所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表面上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是界面,是折射角,如果入射角增大,折射将

图片_x0020_100011

7、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性质制成的,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水银温度计在-40℃时(选填“能”或“不能”)使用。
8、90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则冰的质量是,体积为cm3 . (ρ=0.9×103kg/m3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图片_x0020_100012

2、画出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

图片_x0020_100015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图片_x0020_712151711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看到时,B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4)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选填“光的折射“、“光的反射”或“光的直线传播”)。
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481768856

(1)小明观察到某同学测水温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小明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问题:
(2)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图中乙、丙两种情景,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景;
(3)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从记录数据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4)端午节煮粽子时,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旺火加热,能够先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要改用小火加热,两种方法能同时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3、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图片_x0020_420480691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将蜡烛放在B处,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个成像特点制成的;
(3)将蜡烛从B处移动到A处,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4、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图片_x0020_1938625222

(1)实验原理:
(2)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16g;

②将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如图1,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g;

③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2,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V=cm3

(3)油的密度ρ=g/cm3
(4)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六、计算题(共3小题)

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s后听到回声,求人距离山崖多少米?
2、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求:

图片_x0020_100022

(1)橡皮泥的密度是多少g/cm3
(2)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 , 其质量是多少g?
3、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 , 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0.6kg。这种盐水合不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