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西延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 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质量最接近(   )

A . 2千克 B . 20千克 C . 200千克 D . 2000千克
2、下列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锅炉水位计 B . 注射器 C . 喷水枪 D . 抽水机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关于压力和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C . 把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D . 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4、一张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 . 0.1帕 B . 1帕 C . 10帕 D . 100帕
5、平时我们常说“油比水轻”,实质上是指(   )
A . 油的重力比水的重力小 B . 油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小 C . 油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小 D . 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6、一块均匀的长方体砖块,分别按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放置方式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图甲 B . 图乙 C . 图丙 D . 无法判断
7、体积相等的物体A、B、C浸入某种液体中,平衡后如图所示,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A、FB、FC ,则(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FA=FB>FC B . FA<FB=FC C . FA>FB>FC D . FA<FB<FC
8、如图所示,重为G的实心金属块,用细线拉着静止在水面下。剪断细线,金属块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所受的合力(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等于G B . 大于G C . 小于G D . 等于0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p<p , m<m B . p<p , m>m C . p>p , m>m D . p>p , m=m
10、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以及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F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F>F D . p<p , F<F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小明和小红同学利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明在容器内装入水后,将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置于水中的深度处(选填“相同”或“不同”),并观察比较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小红建议:还需要在其他液体中重复实验。你认为小红所建议的实验步骤是的(选填“需要”或“无需”)。

2、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两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F . 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pP .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3、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读作,它表示1米3的冰。1千克的冰和1千克的水相比,它们的相等,而冰的大。(后面两空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
4、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饮料瓶上所标的容积,利用知识可估算饮料的质量;打开瓶盖,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的知识;用液位计观察锅炉内水位的高度,是应用了的知识。(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装置的名称)
5、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具有物理意义的成语。例如:成语“如坐针毡”反映针尖所产生的压强很;成语“冰山一角”是指冰山藏在水面下的体积很;成语“轻如鸿毛”表明鸿毛的密度很。(均选填“大”或“小”)
6、著名的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强就越。(后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7、今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已“探触”5000米深海.当其下潜至1000米深度时,该处海水的压强约为帕.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受到的海水压强将,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 千克/米3)
8、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猜想物块上浮与下沉可能与实心物块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有关。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煤油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已知ρ>ρA>ρ煤油>ρB

(1)分析比较图(a)和(b)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块,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当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液面上。

(2)分析比较图(b)和(c)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
9、“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和“测定铜块的密度”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选填“相同”或“不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选填“相同”或“不同”)。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

在图中,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

2、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容器A、B、C.当分别倒入水、酒精、浓盐水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请在图中画出液面的大致位置.(已知ρ盐水>ρ水>ρ酒精)

3、如图所示,重为20牛的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F.

四、计算题(共4小题)

1、体积为5×1043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求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

2、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4×10-22。在容器中盛入10千克的水后(水未溢出),将它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
(1)容器内水的体积V
(2)盛入水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3、重力为0.735牛的实心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5×10-53。求∶
(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物体的密度。
4、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容器A高0.4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 , 内装有0.3米的水。求:

图片_x0020_100018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
(3)若将体积为2.5×10-33的正方体B轻轻放入A容器中,则:此正方体的密度至少为多大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才能达到最大值。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将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柱形容器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DP、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DP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小组同学依据P=F/S猜想:DP、DP与力的变化量有关.于是他们将若干不同物体放入盛有水的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中进行实验,并分别测出了DP、DP ,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表二




实验序号

G(牛)

F(牛)

DP(帕)


实验序号

G(牛)

F(牛)

DP(帕)

1

14

5

350


6

14

5

125

2

16

5

400


7:

16

5

125

3

18

5

450


8

14

6

150

4

14

6

350


9

16

6

150

5

16

6

400


10

18

6

150

① 分析比较表一中1、4或2、5的数据可得出:DP与F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还可得出结论:      .

② 分析比较表二中实验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DP与G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比较表二中的数据还可得出结论:      .

2、在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 , 物体受到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液体密度为ρ , 则(F1-F2)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用字母表示).

图片_x0020_944013404

3、某小组同学做实验探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压力大小遵循的规律如图(a)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利用仪器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又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之后,他们又在如图(b)所示三个不同底面积的口大底小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水,重复上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ρ酒精=800千克/米3

图片_x0020_938643658

表一(注入水0.1千克)

实验序号

深度(米)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容器底的压强(帕)

1

0.01

100

98

2

0.02

50

196

3

0.05

20

490

表二(注入酒精0.08千克)

实验序号

深度(米)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容器底的压强(帕)

4

0.01

100

78.4

5

0.02

50

156.8

6

0.05

20

392

表三(注入水0.1千克)

实验序号

深度(米)

容器底面积(厘米2

容器底的压强(帕)

7

0.01

80

98

8

0.02

40

196

9

0.05

15

49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有关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或2、8或3、9)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的面积和容器形状
(4)该小组同学对每表中第三、四列数据进行处理后结合相关条件(即液体的质量),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

(b)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西延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