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产生的原因
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7 m/s
B . 9 m/s
C . 10 m/s
D . 11 m/s
4、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的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哪个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5、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 . 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 . 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 . 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 . 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 .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 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7、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 .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 . 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 . 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8、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4mm
B .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大的用时30s
C .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50m/s
D . 正常人的心脏1s跳动70次
9、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4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 3:8
B . 8:3
C . 1:6
D . 6:1
10、关于误差和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用足够精密的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 . 多次实验不能减小误差
C . 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可以避免错误
D . 误差就是错误
1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 、2.36cm 、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2.36cm
B . 2.357 cm
C . 2.35 cm
D . 2.41 cm
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12.5cm=12.5×10-2m=0.125m
B . 12.5cm=12.5cm×10-2m=0.125m
C . 12.5cm=12.5×102m=0.125m
D . 12.5cm=12.5×10-2cm=0.125m
13、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920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A . 客机在一小时内的速度为920km
B . 客机每小时飞过的路程为920km
C . 客机在一小时内的速度为920km/h
D . 客机每小时飞过的路程为920km/h
14、如图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D . 乙和丙声音的音色相同
15、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
C . 甲、乙两车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
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 的.
2、甲乙两人同时间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的速度
m/s,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运动(选填“东”或“西”)。

3、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 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
4、物理考试前,老师提醒我们要仔细看题,这个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产生,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
5、如图所示是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 s内飞行了0.4 km,则它的平均速度是m/s.
6、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同一乐曲,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各是哪一种乐器演奏,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不同。当拉二胡时,按弦的手在不停地上下移动,目的是通过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来改变声音的。(以上三空可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振幅”或“频率”)
7、如图所示,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前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m;在30~40s内,该物体的运动状态为(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m/s。
8、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木块的长度是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选填“大”或“小”),便于减小(选填“时间”或“路程”)的测量产生的误差;
(3)如图,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4)如图,组员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象,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5)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会偏(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有关;(选填“频率”“振幅”或“距离”)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有关。(选填“频率”“振幅”或“距离”),他用到的实验方法叫。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两地距离180km,一轿车先以75km/h的速度行驶了2h,停车休息了0.5h。
(1)若剩余路程以60km/h行驶。问还需要多少时间?
(2)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小亮同学家住郑州,假期爸爸开车送小亮和爷爷去郑州东站乘坐高铁前往北京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表所示。问:
车次 |
出发站 |
发车时间 |
到达站 |
到达时间 |
用时 |
里程 |
G512 |
郑州东 |
11:32 |
北京西 |
14:56 |
3h24min |
693km |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郑州东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
(2)G512次列车从郑州东站到北京西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km的隧道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3、某同学乘着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对高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上,则他离高崖有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