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A.物质用途 | B.元素之最 |
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 二氧化碳:温室肥料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2 |
C.物质鉴别 | D.环保知识 |
盐水和蒸馏水:蒸干后观察现象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减缓“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 防治“雾霾”:减少白色塑料的排放 |




二、双选题(共2小题)




三、填空题(共2小题)
①2个钠原子 ;②金刚石 ;
③五氧化二磷 ;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A.碘酸钾 B.氢气 C.氮气 D.干冰 E.石墨
①可用于灯泡填充气的是 ;②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是 ;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④常用的电极材料是 。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反应;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③碳酸受热分解 。
①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 元素有关,它属于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②每瓶该矿泉水中至少含有硫酸根离子 mg。
③矿泉水、蒸馏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加少量水,则反应立即剧烈进行产生碘化镁,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此时水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
A.反应物 B.供热剂 C.催化剂
①生产流程中的絮凝剂通常用 (填物质名称),除去水中有色、异味物质的设备是: 。(从上图设备中选填)
②下图1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 。
四、简答题(共2小题)

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以下实验目的中可利用此实验方法达成的有 (填字母序号)。
A.双氧水制氧气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
B.除去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C.从蔗糖水中提取蔗糖
D.将铁粉与铜粉分离
图1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属于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②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的个数比为 ,反应类型为 。
③由上述微观示意图可以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是: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H2O和CO2 , 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性质探究】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 B中的现象是 。
③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 149g |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 152.4g |
④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 g。
⑤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写计算过程)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萍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萍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可以迅速观察到明显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萍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
小蕊查阅资料得知: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化学式H2SO4),没有挥发性,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②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填序号);
A.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部
B.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