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统测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 B .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 .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 D .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
2、如图所示,是闪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已知云层带正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产生闪电时,创造了电荷 B . 产生闪电时,云层失去了原子核 C . 云层带正电,是因为云层得到了电子 D . 图中的电流方向是从云层到避雷针
3、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1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 . 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 . 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D . 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 .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发生改变
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 . 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 . 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 D . 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6、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 B . 光从空气进人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 . 电影屏幕选用粗糖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 . —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7、小佳从冰箱中拿出的一杯温度为-10℃冰块先后经历了以下四个过程:①-10℃的冰变为0℃的冰②0℃的冰变为0℃的水③0℃的水变为10℃的水④在10℃的水中放入一个刚刚煮熟的鸡蛋。(已知c<c , 且在整个过程中总质量保持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过程①中,冰的分子热运动减慢 B . 在过程②中,水的内能不变 C . 在过程③中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在过程①中冰吸收的热量 D . 在过程④中水和鸡蛋会发生热传递,温度从鸡蛋向水传递
8、如图所示,家庭照明灯的一种按键开关上常有一个指示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照明灯熄灭,指示灯会发出微弱光,以便夜间显示开关的位置.根据这种按键开关的控制特性,能正确表示照明灯(甲)和指示灯(乙)连接方式的电路图是如图中的(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图片_x0020_100008 B . 图片_x0020_100009 C . 图片_x0020_100010 D . 图片_x0020_100011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满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别放入其中,当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溢出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m;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则m      m , ρ      ρp      p(均选填“<”、“=”、“>”).


2、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3、如图所示,推走独轮车之前,需先将其撑脚抬离地面,慢慢抬起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      杠杆,若向上施加在车把手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这个力的大小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变小”或“始终不变”).

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此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北方楼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暖气能使室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5、如图所示,倒车雷达发出的响声越急促,提示司机汽车离障碍物越近。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的。

图片_x0020_216275862

6、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cm;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图片_x0020_100013

7、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盒装牛奶。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牛奶的质量为

图片_x0020_100014

8、如图所示,小明的爸爸用600N的拉力使重11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2m(不计摩擦及绳重),此时滑轮组的械效率为。体重为450N的小明也用此滑轮组来提升同一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当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0N时,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

图片_x0020_1910176660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此时电阻R两端电压为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5A,则电阻R的阻值为Ω.

图片_x0020_100019

10、质量为0.6t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忽略空气的阻力和钢索自重),货物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为F1 , 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为F2 , 则F1F2(选填“>”、“<”或“=”),6~12s内钢索拉力的功率为W。

图片_x0020_100020

11、如图所示纽扣的直径是cm。

图片_x0020_100021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某街道路灯悬挂的情境图.画出斜拉钢丝对横杆拉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L.

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图片_x0020_100022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为了研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甲、乙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应称取和初温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
(2)小孙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相同;
(3)在加热过程中,小孙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为了使水和食用油;图乙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来:
(4)改正错误后,小孙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t/℃

5

10

15

25

30

t/℃

5

15

25

35

45

55

①第6min时测得水温如图丙所示,示数为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

③根据表格数据进一步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J/(kg·℃)。

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

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龙: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小山: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小杜: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他们用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完成了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金属块

物体重力/N

液体密度/g·cm-3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

测力计示数/N

1

A

5

1.0

20

4.8

2

A

5

1.0

60

4.4

3

A

5

1.0

100

4.0

4

A

5

1.2

100

5

B

3

1.2

100

1.8

图片_x0020_100029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cm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N;
(2)通过分析比较第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3)为了验证小山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选填“无关”或“有关”);
(4)同学们用一块橡皮泥验证小杜的猜想,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到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3、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30

(1)图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在这根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改正;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零、电流表示数变大,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片的位置,目的是
(4)小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电流I/A

0.10

0.20

0.30

0.40

0.50

本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实验中R的阻值为Ω;

(5)小明用两节新干电池完成上述实验,选取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Ω。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某氢能源客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6km用时300s。 [已知c=4.2×103J/(kg·℃),q=1.4×108J/kg]求:
(1)客车的行驶速度;
(2)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氢燃料才能让客车在300s内匀速行驶6km;
(3)若(2)问中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为多少。
2、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R1为定值电阻,托盘下方的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电阻大小与托盘内所放物体质量m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求:

图片_x0020_100033

(1)当托盘中没有物体时,R2阻值;
(2)若托盘中没有物体时,电流表示数为0.01A,定值电阻R1的阻值;
(3)当放入质量为0.6kg的某物体时,电流表示数。
3、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漂浮于足够高,底面积为0.04m2的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 体积露出水面,ρ=1.0×103kg/m3。求:

图片_x0020_100034

(1)该物块受到的浮力;
(2)需要施加一个多大的力才能使该物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若物块刚好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30:29,则未放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1月统测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