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四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以下温度值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 . 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C . 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
D . 南京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4、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课本后的“纸锅烧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 . 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 .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 .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11 | 78 |
水银 | -39 | 357 |
铅 | 328 | 1740 |
A . 80℃的酒精是液态
B .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 铅的凝固点是-328℃
6、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 . 频率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响度
7、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月亮
C . 镜子
D . 银幕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
A .
紫外线验钞机
B .
月食
C .
小孔成像
D .
影子




9、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 . 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 . 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 . 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⑵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⑶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⑷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1)(2)
B . (1)(3)
C . (2)(4)
D . (3)(4)
1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 红、黄、蓝
B . 红、绿、蓝
C . 红、黄、紫
D . 黄、绿、紫
12、如图所示,将装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试管末碰底).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烧杯,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由此可以判断试管中的液体一定是( )
几种物质的沸点(1个标准大气压)
物质 | 沸点(℃) | 物质 | 沸点(℃) | 物质 | 沸点(℃) |
水 | 100 | 甘油 | 290 | 液态氧 | ﹣183 |
煤油 | 150 | 酒精 | 78 | 液态氢 | ﹣196 |
A . 酒精
B . 甘油
C . 煤油
D . 水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2、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 出现,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小明爸爸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断发出敲击物体的声音,小明爸爸为了尽量避免声音对小明的干扰,他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种三种方案中,①是在 处减弱噪声;②是在 中减弱噪声;③是在 处减弱噪声.
4、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过程②中水蒸气有 形成的小冰晶,有的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 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5、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态、态和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酒精、氢气、铅三种物质,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

6、用久了的日光灯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先,后(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7、在医院里,对发热高烧不退病人,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身体的方法来降低体温,这是因为酒精在过程中要,起到暂时降低体温的效果.
8、色觉正常的小明直接观察课本中的鹦鹉图片,看到它的嘴部为红色的,翅膀为蓝色的;他再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同一图片,发现鹦鹉的嘴部呈色,翅膀呈色.
9、如图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
,此时的示数是
.


10、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这一光带是由、橙、、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组成的;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其主要特性是效应.另一外侧也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其主要特性是.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观察如图,完成以下填空.
(1)图(a)中,某路段车辆禁止鸣喇叭,可以从 减弱噪声.
(2)图(b)中,瓶内手机正在发声,向外不断抽气,实验的现象是 .
(3)图(c)中,敲击乙音叉时,与甲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这说明空气能 .
(4)图(d)中,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撒些小纸屑,目的是通过 来显示喇叭的纸盆在振动.
(5)图(e)中,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明显,而靠进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原因是靠进壶嘴的地方 .
2、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会看到碘颗粒 ,同时玻璃泡内弥漫了紫色的 ,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 法.
(2)将碘锤从开水中取出,在冷却过程中仔细观察,看到玻璃泡内发生的现象是 ;这一过程需要 热.
3、常温下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试管里,用气球套在试管口上(如图),会看到气球被充气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 ;过一段时间,试管壁外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空气中的 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试管壁外结霜的现象,说明干冰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 .
4、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图乙中第
时,物质处于态.

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a应40,b应0.5.(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实验;C.提出问题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填字母).
6、图(1)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3)小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水先沸腾.水先沸腾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由此判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选填“不等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5)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a)、(b)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请在图(4)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_;
(7)该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前
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你还可以总结出的结论有;③ .

(8)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9)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5) 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__. (9)
A . a图线
B . b图线
C . c图线
D . d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