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响度不同
B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些
C . 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 .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 .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 .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 .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
和
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凸透镜是L1 , 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 . 若凸透镜是L1 , 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 . 若凸透镜是L2 , 小明将光屏移到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 . 若凸透镜是L2 , 小明将光屏移到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4、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 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 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 . 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 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 以速度4 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D . 以速度2 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定成虚像
B .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 . 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D . 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
6、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 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C . 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D . 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逐渐远离玻璃板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B . 晴朗的夏日,树下出现浓密的树荫
C . 利用潜望镜在水下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D .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8、下列光路图以及对光路图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 .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 .
显微镜成像原理图
D .
近视眼成像原理图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 . 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 .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10、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
C . 用刻度尺测出5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
D . 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用0.50cm除以张数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来解释;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像的大小比原来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cm.
3、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8s内振动了120次,频率是Hz,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4、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其中属于折射形成的是,属于反射形成的是。
5、处处留心皆学问。周末,小明喝水时一不小心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像(填“实”或“虚”)。
6、“中国新歌声”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地震、海啸的同时会产生。(选填“次声波”、“超声波”或“电磁波”)
7、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声音来诊断疾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考场上,监考老师要求考生不能交头接耳,保持考场安静,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8、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填“照相机”或“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
9、如图所示,AB之间的距离为2m。当小球从A向B移动了1m时,若不考虑小球的形状和大小,这时小球和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m;小明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看到自己的像变大了,而实际上他的像的大小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的。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两种介质的界面是(选项“
”或“
”),光的折射角度是。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2、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甲)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乙)的实验装置.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4)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5)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移去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如图甲所示,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改变烛焰在透镜前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他用如图乙所示方法记录了每次成像时像与物的对应情况,其中透镜左侧数字1、2、3、4、5代表烛焰的不同位置,透镜右侧数字1、2、3代表对应位置的烛焰所成实像的位置、倒立、大小情况,分析记录发现:
①烛焰在1位置时经凸透镜成、的实像;
②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靠近透镜时,像逐渐透镜,所成像的大小逐渐.
③烛焰在5位置时的像应记录在图乙中透镜的侧,这个像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
(3)实验中,当他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时,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在电影《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神鹰号飞船在太空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见天狼号被炸毁,得意的笑了。根据学过的声学知识,对这段描述进行评价。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5.4×104km),一秒可以翻一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请你做裁判.
(1)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m,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