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 . 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 . 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2、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青草上的露珠
B .
冰凌上滴下的水
C .
山间的薄雾
D .
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




3、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 . 人心脏跳动一次
B . 人正常呼吸一次
C . 人打一个哈欠
D . 眼睛迅速眨一次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
B . 弹吉他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 . 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5、现阶段,许多家庭安装了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这个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6、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声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 . 低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 .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 低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7、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8、用质量相同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同的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 . 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 . 铜球是实心的,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 .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手影”、拍照片的“摄影”、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景色在水中的“倒影”等,如题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手影-光屏承接的实像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倒影-光的反射
D .
电影-倒立放大实像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2、如图是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运动,甲的速度大小是 m/s,乙的速度大小
m/s。
3、如图2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限速标志上标注的“5”的含义是,按规定限制汽车在小区内行驶速度不超过km/h。
(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
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
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试分析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
文中句子 |
物态变化 |
吸、放热情况 |
|
液化 |
|
凝重的霜 |
|
放热 |
5、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现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
用白炽灯代表,用乒乓球代表,用足球代表。
6、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学应站在河的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规律而作出的。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 | 90 | 92.4 | 94.4 | 95.6 | 96.8 | 98 | 98 | 98 |
(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 (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2、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甲乙叉弹开。
(1)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2)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所示,测得的焦距为.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但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
(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指出一种可能情况即可)。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
(1)该处的海深为?(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2)在月球上(“能”/“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六、作图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已知空心砖的密度是3×103kg/m3 , 每块空心砖的质量是3.6kg,体积是3000cm3 . 求:
(1)每块空心砖空心部分的体积;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kg?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15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
(2)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5s,汽车在两个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60 m,问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