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体积估值约( )
A . 2.2 dm3
B . 22 dm3
C . 220 cm3
D . 22 cm3
2、下列对密度定义式的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B .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
C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 .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 .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5、小妍同学将手中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余水的密度大小(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6、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者的密度关系
B . 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 . 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
D . 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
,它的密度不变



7、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的两倍,A球的体积是B球的四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的( )
A . 两倍
B . 一倍
C . 二分之一
D . 四分之一
8、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点表示出来,根据图示信息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9、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C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其不随物体温度、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10、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的密度较大
B . 甲的密度为0.5g/cm3
C . 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 . 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11、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 1∶4
B . 1∶2
C . 1∶1
D . 4∶1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铁锅质量是3kg,铁勺质量是600g,则铁锅与铁勺的质量之比为,密度之比是。
2、如图所示,在波黑一个村子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石,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圆石工法技术的结果。当地村民估计这颗巨石重达35吨,你认为作出这样的估计,需要知道该石头大概的和。
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实验中所用烧杯的质量为g,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
4、一杯牛奶有250mL,其质量为300g,则牛奶的密度是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5、小明同学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多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m-V图象如图所示,但坐标轴的物理量忘标了,你认为横轴应该表示的物理量是,此时ρ甲ρ乙(填“>”、“<”或“=”)。
6、小宇在游戏中不小心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乒乓球内气体而言,不变的物理量是,变小的物理量是,变大的物理量是。(以上各空均选填“体积”、“质量”或“密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
(1)小林将一铜块切掉一小块,其密度将;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抢救病人用去一部分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密度。(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由图可得,当甲的质量为20g时,其体积为,密度为kg/m3;当乙的体积为80cm3时,其质量为g。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装饮料的易拉罐标签上标注有“禁止0℃以下冷冻”的字样,请用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为什么不能在0℃以下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