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 .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 玻璃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晶体
2、探究冰熔化过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
B . 用水浴法对冰块进行加热是为了使冰块缓慢均匀受热
C . 该实验要使用搅拌器,目的是不让冰块粘在杯底
D . 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该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冰的相同
3、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 固态水银 | 金 | 铜 | 铁 | 钨 | 固态氢 |
熔点/℃ | ﹣38.8 | 1064 | 1083 | 1535 | 3410 | ﹣259 |
A .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 . 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 .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D .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 .
湖水结冰
B .
雾气消散
C .
露珠形成
D .
冰雪消融




5、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
A . 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 . 水和周围的温度都高于0℃
C . 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 . 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
6、如图中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的( )
A .
B .
C .
D .




7、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
A . 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 . 为什么盐水温度降低后也会结冰
C . 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D . 盐水中含盐量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8、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 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B . 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C . 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9、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10、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 )
A . 一定处于固态
B . 一定处于液态
C . 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以上都有可能
11、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
A . 熔化吸热
B . 汽化放热
C . 液化吸热
D . 凝固放热
12、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B . 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 . 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 .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1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 铜
B . 玻璃
C . 冰
D . 食盐
14、冬天,道路结冰会使交通事故增多,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新型沥青,即在沥青中加入适量的甲酸钾熔雪剂。这种沥青能持续释放甲酸钾,从而延缓道路结冰,原因是( )
A . 甲酸钾使水的凝固点上升
B . 甲酸钾使水的凝固点下降
C . 甲酸钾使冰的熔点上升
D . 甲酸钾能吸收热量,使冰熔化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由图象可知, 是晶体(选填“甲”或“乙”).它固定的熔点 ℃。
2、玻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冬天,湖水结冰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3、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4、如图所示,青岛市某滑雪场的冬天经常要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的过程.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实验后绘制的A、B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物质 是晶体,由图可知第7分钟时物质A处于状态。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咀嚼口香糖可以清新口腔,但一不小心嚼过的口香糖落在衣服上就会黏在衣服上,不容易去除干净。聪明的小亮同学通过学习发明了一个轻松去除口香糖的方法,用冰块将口香糖冰镇一会儿,就轻松地将口香糖从衣服上剥离干净。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轻松去除黏在衣服上的口香糖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由图像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随着加热进行,温度变化的快慢明显不同,小明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了其中原因原冈.你认为是.
(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在在的不足是.
2、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1)实验前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好处是;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固体的上表面;
(3)此固体是(选填“非晶体”或“晶体”);
(4)此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此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min;
(5)此物质的温度为48℃时,物质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或“前三种都有可能”);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