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 . 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 . 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 .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 . 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2、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
A . 像变大,速度变大
B . 像变大,速度不变
C . 像变小,速度变小
D . 像变小,速度不变
3、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 5cm
B . 5.0cm
C . 5.00cm
D . 5.000cm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320.0 mm,若换用 cm为单位,应是( )
A . 320 cm
B . 32.00 cm
C . 32.0 cm
D . 32 cm
5、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积水越多,音调越高
B . 积水越少,音调越高
C . 积水越多,响度越大
D . 积水越少,响度越大
6、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 . “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 . “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
D . “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7、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 ,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 , 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 , 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 v1<v2<v3
B . v1>v2=v3
C . v1>v2>v3
D . v1=v2=v3
8、如图所示,平面镜M1M2之间的夹角为Q ,一条入射光线与M1的夹角为25°,要使得这条光线经两次反射后能沿原路返回,则Q应为( )
A . 25°
B . 50°
C . 65°
D . 75°
9、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 )
A . 7点20分
B . 10点10分
C . 4点40分
D . 4点20分
10、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端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 . 甲、丙同学
B . 甲、乙同学
C . 乙、丙同学
D . 乙、丁同学
11、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 .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
C . 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D . 在分界面处不发生反射
12、当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折射率小的介质)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再由水中射入玻璃中,最后射入空气时如图所示,随着入射角逐渐增大,全反射可能发生在(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 )
A . 不会发生全反射
B . 在玻璃和水的交界处
C . 在水和空气的交界处
D . 在空气与玻璃的交界处
13、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
A . 像的A′部分消失了
B . 像的B′部分消失了
C . 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 . 像A′B′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8 cm
B . 10 cm
C . 12 cm
D . 15 cm
15、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物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像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 . 向下并且向右移
B . 向下并且向左移
C . 向上并且向左移
D . 向上并且向右移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某同学在市郊游览时拍摄了油菜花的照片,如果他想拍一张尺寸相同,但油菜花看起来更大的照片,那么他应该( )
A . 他应该向后退,让照相机的视角大些
B . 他应该向前走几步,让油菜花离照相机近些
C . 他应该调整镜头的焦距,让焦距变长些
D . 他应该调整镜头的焦距,让焦距变短些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cm,则金属丝的直径d=
。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次测量误差较小。

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cm.
3、小刚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刚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
(3)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能够使观察者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看到蜡烛B,便于;
(4)如果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
(5)实验中还需要,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6)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华在实验中发现,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调节凸透镜;
(2)小华调整后,如图甲,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若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要些;
(3)透镜位置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透镜(填“左”或“右”)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到像时(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丙(A)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四、填空题(共17小题)
1、在模拟日食、月食的实验中,王老师画了图示。如果地球上观察到日食,这些人应该是位于(选填“甲”或“乙”)处,此时月亮在处(选填“A”、“B”或
“C”)。
2、某校运动会上,裁判在1000m长跑比赛的终点处用停表记录下某同学的成绩,如图所示,这位同学的此次长跑的成绩是s。
3、某两位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用正在输送水的直铁管到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管道的一头敲了一下,使铁管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另一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音。如果铁管只有大约20米左右时,则只能听到次响声;如果铁管很长时,要让对面的同学听到两次响声,则铁管长度需要不少于米;如果要让对面的同学听到三次响声,则铁管长度需要不少于米(取空气中的声度为340m/s,水中的声速1500m/s,铁中的声速5000m/s)。
4、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传播的。吹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一定发生变化,其中时高一些。
5、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cm)的卡片甲正对太阳光如图,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发现光斑开始是菱形的,然后逐渐变小,但形状与孔一样,亮度(填“变亮”、“变暗”或“不变”)。在光斑变成圆形后,其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但光的亮度变暗。
6、如图所示,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α,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D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显示出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容器中的液面下降了,则M上接收到的光信号由D点(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此时的入射角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角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像位(选填序号:“①平面镜1的正上方”、“②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③平面镜2的正下方”或“④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像到潜望镜的距离(选填:“大于”、“大于”或“小于”)军舰到潜望镜的距离.
8、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果把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把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将(填“向上”或“不”)移动;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和它的像(填“垂直”或“平行”)。
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反射角为∠(用字母表示),等于度;(填“CD上端”或“CD下端”、“AB左端”或“AB右端”)为空气。
10、校园歌手小明在舞台上演出时,身穿红色上衣、绿色裤子和白鞋子,当只有红光照来时,观众看到的小明的上衣颜色是色,裤子是色。
11、如图所示,把同种玻璃制作的厚度为d的立方体A和半径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水平桌面的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小明用激光笔5次分别从不同方向射向A和B的中心,这几次他得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如果他从正上方(对B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 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如图乙所示,小明看到A中的字比报纸上字的实际位置(填“高”或“一样高”),看到B中的字比报纸上字的实际位置(填“高”或“一样高”)。
12、如图所示,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对应位置的下方是一个椭圆,其它部分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椭圆部位比周围(填“变亮”、“一样亮”或“变暗”),这是因为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透镜,而气泡与周围水组成透镜。
13、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15cm,得到清晰实像的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4cm,则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4、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f范围为 。
15、如图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对光有可用于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6、使用投影仪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则胶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这是利用了凸透镜的原理。
17、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m;
(2)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m/s。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并标注出透镜的光心和焦点。
2、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水中。请画出光线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3、如下图黑箱内有一焦距为0.8cm的凹透镜和一平面镜,请完成完整的光路并标出入射角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