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不能确定
2、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 . 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C .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 .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且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 1 m/s
B . 2m/s
C . 1.5m/s
D . 2. 5m/s
4、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0cm的是( )
A . 乒乓球的直径
B . 成人拳头的宽度
C . 物理教材的厚度
D . 保温瓶的高度
5、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听觉比人更敏感,这是因为( )
A . 这些动物比人更专心听声音
B . 这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C . 这些动物的耳朵比较大
D . 这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 声音只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D . 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的声音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
A .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的筷子向上弯折了
B . 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C . 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 .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8、住户外面马路上声音很嘈杂,关上门窗后,听见马路上传来的声音小了,这是因为嘈杂声在( )
A . 声源处减弱了
B . 声源处和传播过程中都减弱了
C . 人耳处减弱了
D . 传播过程中减弱了
9、下列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指声音的响度的是( )
A . 悦耳动听
B . 余音绕梁
C . 震耳欲聋
D . 尖厉刺耳
10、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1、下列关于科学探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古代的人们因条件简陋,不可能进行科学探索
B .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科学知识
C . 科学家们已经为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就只需要学习,不需要探索了
D . 科学家们发现真理只是运气好而已,不需要太多的努力
12、在阳光下鲜艳可爱的红玫瑰,移至室内用绿光照射时就没有了光彩,其主要原因是红玫瑰( )
A . 只反射红色光
B . 只吸收红色光
C . 能反射各种色光
D . 能吸收各种色光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的符号是。
2、地球同步卫星的“同步”是以作为参照物;坐在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里的“后退”是以作为参照物。
3、口技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七年级语文《口技》一课生动地描述了口技表演者惟妙惟肖地模仿人、动物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他主要是模仿各种声音的。作者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传播的。
4、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5m/s,这速度读作。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
6、在射击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直线”,这是利用了光的原理;自然界中红、绿、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7、教室前面的黑板的表面不是十分光滑,细微之处凹凸不平,目的是防止光在其表面发生,教室内各个角度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的现象.(均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8、小明站在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9、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要求是: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机械秒表的读数是。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OB是一束由水中折射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请你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请你利用《声的世界》中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回答: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在图甲音叉的右边再放一个音叉,如图乙所示,当用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
(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填“高”或“低”);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逐渐变大的力分别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越来越(选填“大”或“小”),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有关。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如下:
(1)将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且可沿接缝ON折叠,如图所示。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光路,其中,“O”点叫做,“∠β”叫。并从硬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
∠α |
∠β |
1 |
30° |
30° |
2 |
45° |
45° |
3 |
50° |
50° |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OB(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ON;
(3)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F面向后旋转,这时在F面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如果纸板没有与镜面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六、计算题(共3小题)
1、科研人员为测出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14秒后收到返回的声信号,请你计算出此处海沟的深度(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
2、如图所示,轿车从百色开往南宁的方向匀速行驶,途中从A地到达B地用时0.5h,请根据图中信息。求:
(1)轿车从A地到达B地的速度;
(2)轿车到达B地后,一直保持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则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甲、乙两地相距36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了3次,每次停留20min,最终用了5h到达乙地。汽车在运动途中经过一个隧道,司机在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鸣喇叭,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山崖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合多少
?


(2)汽车鸣喇叭时离隧道口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