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年级:中考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2、空气成分中,可用作电光源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3、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4、

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是Ga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D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5、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  )

A . K2CO3 B . KNO3 C . CO(NH22 D . Ca(H2PO42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食盐可以配制生理盐水 B .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C . 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 . 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的水是纯净物 B . 活性炭在净水中起吸附作用 C . 纯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 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分子个数不变 B .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 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

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化学式为C2H2 B . 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 . 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 . 2个甲分子与5个乙分子混合即可生成2个丁分子
10、如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呼出气体中CO2比吸入空气中含量高 B . 蜡烛中含氢元素 C .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 D . 试管1产生的是H2

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共5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食物腐烂

C.酸雨侵蚀

D.      

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

B.氧气

C.氯化钠

D.      

3、屠呦呦因对青蒿素(C15H22O5)的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不属于有机物

B.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8g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1个氢分子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图乙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

C.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的溶解度      (填“相等”“a大”或“b大”)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红磷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用适量的稀盐酸洗涤

C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共5小题)

1、

如图所示为硫酸铝溶液,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硫酸铝中的金属元素      

(2)硫酸铝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      

(3)水中氢元素显+1价      

(4)硫酸铝的化学式      

2、“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春联用墨书写的原因是      ;燃放鞭炮时,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能闻到粽香艾草味是因为      

(3)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月饼主要由面粉制成,面粉富含的营养素是      

3、

工业废水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污泥.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水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并回收铜的实验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

(1)步骤①的名称是      

(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④能否用蒸发直接得到硫酸亚铁固体?如不能,应如何操作?      

4、2015年9月,打捞出土了一批“致远舰”文物:船载武器、船体构件以及船员生活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捞出带有致远舰舰徽的瓷盘,瓷盘的主要材料属于      (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2)出水后的铁制文物易生锈,请写出一条保护措施:      

(3)据考证,船体主要由炒钢制成.炒钢是一种冶炼技术,冶炼时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①钢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③写出向液态生铁中鼓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A~E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其中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面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化学式为      

(2)B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与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共3小题)

1、

下列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部分操作.


(1)C中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2)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      (填序号).

(3)操作A的现象是      

(4)将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5)改正后,若要比较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填选用的试剂即可).

(6)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1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1)①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      

③小亮认为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2)【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2)
A . 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 . 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 . 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3、

为比较相同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定性探究】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3)【定量探究】

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4)【深入探究】

在FeCl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铁离子(Fe3+)起催化作用;

猜想2:      起催化作用;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猜想1成立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测定某石灰石的质量分数,将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加入10g石灰石样品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钙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结束后,烧杯内钙元素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