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 . 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 . 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 . 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三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3、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 4.2×103 | 干泥土 | 0.84×l 03 |
冰 | 2.1×103 | 铜 | 0.39×103 |
煤油 | 2.1×103 | 铅 | 0.13×103 |
水银 | 0.14×103 | 沙石 | 0.92×103 |
A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 . 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比铅块吸热多
D . 可以用水循环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4、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液面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B . 20min后水的温度不变的过程中将不再吸收热量
C . 煤油的温度升高的较快,说明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D . 8min 时间内煤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把煤磨成煤粉燃烧可以提高煤的热值
C .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具有比热容较小的性质
D . 夏天吃冰淇淋是利用做功来改变身体的内能
6、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中活塞会压缩其上方汽缸中的封闭气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密度减小
B . 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不变
C . 该冲程中活塞上方气体的温度升高
D . 该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c冰=2.1×103J/(kg•℃),c水=4.2×103J/(kg•℃),由图象可知( )
A . 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 .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C . 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4J
D . 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J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波发回信息和图片。发射探测器的火箭采用液氢为燃料,是利用液氢的 大的优点:火箭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升空时剧烈升温,此过程中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增大了它的内能。
2、有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永动机”,结果这种永动机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因为设计时没有遵守定律。
3、汽化、升华和溶解等现象,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产生都有相同的微观本质。这三种现象具有相同的微观本质是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压缩在一个密封绝热(指与外界环境无热量交换)的容器中,已知活塞与容器壁之间无摩擦。当力F快速撤去活塞被向左推动了一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将(选填“升高”或“降低”)。
5、如图所示,2019年08月31日7点4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成功。该运载火箭发动机用热值很大的液氢作为燃料,已知液氢的热值为1.43×108 J/kg,该热值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无叶电风扇,该电风扇开始工作时,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再从圆环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感觉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比室温低,原因是被压缩的空气膨胀后对外做功,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7、天然气灶以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卫生被广泛使用。现用效率为50%的天然气灶把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消耗kg的天然气[水的比热容为4. 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 J/kg]。
8、现在一台飞轮转速是3000r/min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该柴油机每秒完成个冲程,做功次。
9、2018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于2018年11月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万达乐园广场举行。据测算,一场全程马拉松比赛,运动员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2×107J,若焦炭的热值为3.0×107kg,则这些能量需要完全燃烧kg的焦炭才能得到。
10、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的过程中,其身体消耗的总能量为4.2×105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g干木柴所释放的热量(已知q干木柴=1.2×107J/kg);若这些能量的50%被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则能使水温升高到℃。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右图。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小丹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并记录杯中水的初温和末温(如下表)。
初温 |
末温 |
|
甲杯水温/℃ |
25 |
90 |
乙杯水温/℃ |
25 |
80 |
(1)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热值较大的是。
(2)小丹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瓶中燃料减少的质量并记录;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你认为他的实验结果(选填“准确”或“不大准确”),理由是:。
3、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水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做这个实验时,(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水温升高了多少
(2)原来水的温度是多少?
2、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物理学中把一定质量的0℃冰全部熔化为0℃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值叫冰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现用一个热效率为35%的酒精炉加热500g的初温为-20℃的冰,当这些冰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为0℃的水,共燃烧了16g的酒精。已知冰的比热容为c冰
,酒精的热值为
,试求:


(1)500g的冰温度从-20℃升高到0℃,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
(2)这此冰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为0℃的水,共吸收多少J的热量?
(3)冰水的熔化热λ冰是多大?
3、某油电混合动力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0km,用了半小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求:
(1)若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燃油5×10-3m3 , 求这一过程中燃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燃油密度为0.8×103kg/m3 , 热值为4.6×107J/kg)
(2)小汽车行驶100km发动机做的功为多少?
(3)若该车改用电动力行驶,若每行驶100km消耗电能100kW·h,求此过程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