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已知化学反应:4Al+3MnO2 3Mn+2Al2O3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作物 | 马铃薯 | 茶树 | 水稻 | 莲 |
pH | 4.8~5.5 | 5.0~5.5 | 6.0~7.0 | 8.0~9.0 |
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Cl﹣ |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
B | 检验CO2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C | 检验O2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D | 检验NH4+ | 加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
选项 | 试剂 | 现象和结论 |
A | Zn粉 |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MgCl2 |
B | CuO粉末 |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
C | 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
D | CuSO4溶液 |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6分)(共5小题)
A.玻璃杯 B.矿泉水瓶 C.硬币 D.瓷碗
河水含泥沙、细菌等杂质,需要净化处理成自来水,某市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A.20℃~30℃B.30℃~40℃C.40℃~50℃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1分)(共2小题)
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金属矿物可用来冶炼金属.
冶炼方法 | 反应表示式(其他产生略去) | 代表性金属 |
热还原法 | 金属A的氧化物+碳(或一氧化碳等) | 锌、铜 |
电解法 | 金属B的化合物 | 钾、铝 |
热分解法 | 金属C的氧化物 | 汞、银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共2小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用实验仪器或装置:
①要完成该实验,如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填名称).
②该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①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SO2 |
| 有SO2产生 |
CO2 |
| 有CO2产生 |
②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 , 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①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 .
②若B、E中试剂交换, (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 .
③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
五、计算题(共7分)(共1小题)
葡萄糖(C6H12O6)溶液与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Ag(NH3)2OH]反应,可以在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一层银,工业上可用于制镜,该反应为:C6H12O6(葡萄糖)+2Ag(NH3)2OH C6H15O7N(葡萄糖酸铵)+2Ag↓+3NH3↑+H2O.请回答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