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6.4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某直流电动机标有“36V  18W”字样,经测量其线圈电阻为2Ω,使电动机正常工作10min.则电动机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是(   )
A . 1.08×104J B . 300J C . 3.888×105J D . 1.05×104J
2、有两条电阻丝,它们的电阻之比是2:1,把它们串联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
A . 1:2 B . 2:1 C . 1:4 D . 4:1
3、小明采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装置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关系,也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B . 接通电源左瓶内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是右瓶的2倍 C . 将右瓶外的电阻丝放入瓶内,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D . 左右两边U型管实质为两个连通器
4、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小 B . 若容器外面的电热丝R3发生了断路,若与没断时的 通电时间相同,则左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变小 C . 将右边并联的两根5Ω的电阻丝都放入到容器内,通 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大 D .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 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
5、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通电前,A、B两个U型管内的液面相平,通电一定时间后,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 则(   )

A .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低 B .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高 C .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低 D . I1>I2 , A管中的液面较高
6、某电炉丝电阻为100Ω,通电10秒钟产生热量4×103J,则通过电炉丝电流是(   )
A . 2A B . 4A C . 20A D . 40A
7、如图所示,将阻值为5Ω和10Ω的电阻丝分别放在装有相同质量的煤油的烧瓶中,再用带有温度计的橡胶塞盖紧瓶口,煤油的初始温度相同。把两个电阻串联起来连在电路中,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R1的电流比通过R2的电流大 B . 右瓶(R2)的温度计示数较高 C . 左瓶(R1)的温度计示数较高 D . R1两端的电压比R2两端的电压大
8、下列科学家中,通过实验总结出电流热效应规律的是(   )
A . 牛顿 B . 法拉第 C . 焦耳 D . 奥斯特
9、如图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   )

图片_x0020_638374246

A . 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 . 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 C . 通电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 D .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较少
10、甲、乙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 ,通电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则通过甲、乙的电流之比为(   )
A . B . C . D .
11、下列事例,属于防止电流热效应产生危害的是(  )
A . 养鸡场使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 B . 家里使用电热水壶烧水 C . 小明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 D . 电脑温度过高时,风扇会及时启动,给电脑降温
12、如图所示,长度、横截面积一样,材料不同的两个长方体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阻分别为R1=2Ω,R2=4Ω,在它们表面涂上厚度一样的蜡。现在闭合开关给它们通电,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   )

A . R1上的蜡熔化得快 B . R2上的蜡熔化得快 C . R1、R2上的蜡熔化得一样快 D . 无法比较
13、下列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 电视机 B . 洗衣机 C . 电风扇 D . 电饭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比右侧的      (选填 “多”或“少”)。

2、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当电路正常工作且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产生的热量多;若通过R1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10s时,阻值为10Ω的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J。

3、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Q=
4、电流流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选填“热”或“磁”)效应。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导体中的电流以及通电有关。
5、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将10Ω的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5min内产生的热量为J。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我们常用的电热水壶,它的电源线又粗又短,请解释这样制作的道理。

2、初春时节,新冠疫情来袭,小征的爸爸是一名志愿者,每天结束忙碌的工作后,为了小区的群众安全,义务到小区门卫岗亭值夜班,岗亭里没有暖气,为了给爸爸取暖,小征把家里的电取暖器送到岗亭使用。接通电源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征发现电阻丝热的发红,而连接电阻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请你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小征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为探究其原因,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R2

(1)实验中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让同一钢球从光滑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后撞击木块,通过木块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实验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请解释“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的原因:
2、某同学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是否有关。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以及阻值为R1和R2的电阻丝(R1<R2)。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是否有关;
(2)该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用来反映。
3、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里面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实验中,乙容器外部的电阻的作用是为了使左右容器内导体的      不相等;
(2)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通过对比观察,      (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      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6.4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