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阳离子 | 阴离子 | ||
… | NO3﹣ | Cl﹣ | |
… | … | … | … |
Cu2+ | … | ★ | 溶 |
Ag+ | … | 溶 | 不 |
操作 | 目的 | |
A |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
B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一小片pH试纸上 | 测定溶液的pH |
C |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
D | 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加速溶质的溶解 |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共22分)(共6小题)
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黑色粉末,H为红色粉末,B、E、F、G为单质且G在常温下呈液态,D的溶液呈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共2小题)
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和SiO2 , 不考虑其它杂志)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Al2O3时,还加入了冰晶石(Na3AlF6)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Al2O3的熔点,冰晶石在物质中的分类属于 (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满分18分)(共2小题)
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①装置A和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 连接.(填实验用品)
②不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③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已知MnO2不溶于水),说明 (填离子符号)在溶液中呈绿色.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证明MnO2、CuSO4溶液、FeCl3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已知FeCl3在水中可解离处Fe3+和Cl﹣ , 请设计实验证明:FeCl3溶液中对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 .
【查阅资料】①碳酸亚铁(FeC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CO2气体.
②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③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
猜想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猜想3: .
【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X.当Y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
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a | 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b | 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 |
【结论与反思】①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因此,猜想 (填“1”或“2”或“3”)是正确的.
②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实验 (填“a”或“b”)是多余的,因为 .
②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 ,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共2小题)
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4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样品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稀盐酸的质量 | 25g | 50g | m(80<m<150) | 15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7.5g | 5g | 2g | 2g |
然后,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质量的 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