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共13小题)








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我国举行了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其中一项活动的主题是“环境化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此主题研究内容的是( )
原子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氢 | 1 | 0 | 1 |
碳 | 6 | 6 | 6 |
氧 | 8 | 8 | 8 |
钾 | 19 | 20 | 19 |
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稀HNO3 | 稀H2SO4 | Ba(OH)2溶液 |
B | CaCO3 | CaO | 高温灼烧 |
C | KCl | AgCl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CO | CO2 | 通过灼烧热的Fe2O3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道小题,共20分)(共6小题)
①镁离子 ;
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如图是乙烯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分析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是有机化合物
②该物质中含有24个碳原子
③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④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请参照示例归纳反应规律:
组别 |
化学方程式 |
规律 |
示例 |
C+O2(充足) 2C+O2(不充足) |
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 |
(1) |
4Na+O2═2Na2O 2Na+O2 |
|
(2) |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
|
如图是关于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分别是不同类别的铜的化合物,其中A物质为黑色粉末,B物质易溶于水.
A ,C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共24分)(共4小题)
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小玉帮助老师配置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此实验室温度为25℃,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①计算;
②称量:准确称量KNO3固体 g;
③量取:用 (填“100mL”、“500mL”或“10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操作如图2所示;
④溶解:将KNO3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请指出小玉在配置溶液过程中的操作错误 .由于以上错误操作,他配得的不是KNO3饱和溶液,要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
最后小玉将配得的饱和溶液装瓶,贴上标签备用.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 |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NaCl
小英猜想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NaCl、Na2CO3、NaOH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 的猜想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 ,静置,观察 | 产生白色沉淀 | 目的: |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 |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共1小题)
请解答一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