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实质上是(  )

A .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 .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 . 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2、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 . 长安 B . 涿郡 C . 余杭 D . 洛阳
4、唐朝时期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这表明唐朝时期(   )
A . 男女平等得以实现 B .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 . 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D . 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5、“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民族团结 B . 和平交往 C . 社会变革 D . 反抗侵略
6、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 . 促进商业繁荣 B . 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 .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D .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7、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改良、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印刷术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   )
A .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条件 B .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 . 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 . 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
8、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见到的比较完整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 东起辽东,西到临洮 B . 东起京城,西到临洮 C .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 . 东起京城,西到嘉峪关
9、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 . 蒙古族 B . 突厥 C . 女真 D . 回纥
10、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为此唐太宗( )
A .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 .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D .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11、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文化成就,将相同类别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12、《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伶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景象表明宋代(    )
A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 商业活动已无坊市之分 C .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D . 社会分工已经完成
13、“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 . 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 . 西晋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C . 江南经济繁荣,出现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D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4、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 B .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 . 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 . 为了削弱宰相的巨大权力
15、下面是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④②③
16、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王嬴政 B . 汉高祖刘邦    C . 唐太宗李世民 D . 宋太祖赵匡胤
17、它(见下图)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 . 便捷的交通工具 B . 农业灌溉工具 C . 农业耕作工具 D . 实用的生活工具
18、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
A . 城市街道拥挤不堪 B . 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C .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 D . 地方人口增长迅速
19、“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    )
A . 马可·波罗 B . 郑和 C . 戚继光 D . 鉴真
20、促使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因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开放的社会风气

⑤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⑥黄巢起义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对外交流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亚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之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瞩目。习近平主席此番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向全世界释放出积极、强烈的信号,作为日益崛起的大国正用自己的胸襟、担当拥抱世界。           ——中华新闻网《继往开来的盛世外交之旅》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具体史实。
(2)材料二反映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该政策?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对外交流的认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重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1)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元朝时期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的?
(2)你知道清廷是怎样巩固西北边疆的吗?
(3)现在我们青少年能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哪些贡献?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中华文明史》,以下是他完成的部分目录:

(1)请你参照第一、三节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第二节内容。
(2)请你依据本书主题,按照第一章样式续写第二章目录(至少写出两节)。

三、综合探究题(共1小题)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明清两朝更是这一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任务一  漫画鉴赏  还原历史真相】

任务一中漫画反映的政治制度始创于什么时期?依据材料分析该制度的作用。

(2)【任务二  史料分析  探究历史原因】

北宋初期,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为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军权高度集中的兵制、财权高度集中的财制和政权高度集中的政制。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对巩固政权,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次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使北宋长期处于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

——《历史研究》

依据任务二材料指出北宋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利弊。

(3)【任务三  图片解读  分析历史变革】

图一

图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任务三中图一、图二所示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朝的中央行政机构?

(4)任务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5)【任务四  综合探究  理清历史趋势】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为主要内容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