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6 神奇的眼睛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关于透镜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凹透镜加以矫正 B .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就变 C .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2倍焦距 D . 利用凸透镜成像,不能得到缩小的虚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 . 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 .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 .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医生用小镜子检査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B . 近视眼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C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D . 手机拍照时成的是物体缩小的实像
4、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 .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 .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 .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 .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5、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娇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甲乙 B . 甲丁 C . 丙乙 D . 丙丁
6、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B . 远视眼看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 C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 . 投影仪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62566207

A . 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 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8、如图所示是我们看远处物体的示意图,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眼睛晶状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   )

A .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倒立、缩小的虚像
9、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王是远视眼 B . 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 C .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 D . 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甲,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      ,目镜相当于一个      ;如图乙,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如图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用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cm。则乙模拟的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丙图实验可得(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选填“大”或“小”)。

3、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被确诊为近视眼,应佩戴合适的透镜进行矫正。
4、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书本观察文字,发现通过透镜看到的文字是缩小的。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通过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
5、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6、现在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率,近视眼需要佩戴透镜矫正视力。
7、如图所示,近视眼成因原理是      图,近视眼矫正原理是      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对光有      作用。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眼睛和眼镜》回答题。

眼睛和眼镜

如果有人说“年轻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眼了”,你觉得对吗?

近视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或者是眼轴过度延长,从而导致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之后,焦点没有能够准确的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网膜上投影模糊不清,引起视力下降。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看近处的事物相对清晰。

老花眼则是由于年龄因素引起晶状体弹性降低,睫状肌的调节功能减退,眼睛无法聚焦在近处的物体上,不能将近距离30cm内的细小物件和字体聚焦成像于视网膜,导致患者近视力下降,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衰退现象。主要表现是看远处的事物清晰,而无法看清近处的东西。

一句话来说,“老花”涉及的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而“近视”指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两者发生机制本就不一样,当然不存在“有近视不老花”、“有老花无近视”这样的说法了。

如果一个人既是近视眼,又是老花眼,就要佩戴两副眼镜,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现在有一款眼镜,集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功能于一身,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款眼镜叫渐进多焦点眼镜,镜片不同区域有不同焦点、不同度数,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A、近用区域B、渐进区域C、左右变形区D(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如图所示。

A区,用于看清远处物体。

B区,用于看清近处物体。

C区,是一个自上而下规律变化的区域,用于看清中间距离的物体。

D区,是度数变化区域,通过该区域看东西会感到模糊,但会随着使用过程中的适应程度而逐渐改善。

有了这款眼镜,无论是在户外眺望远方,还是在家中看书学习,都不会再有更换眼镜的烦恼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眼的人眼睛不会花,这种说法是的(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近视眼镜属于透镜(选填“凸”或“凹”);
(3)渐进多焦点眼镜A区镜片相当于眼镜(选择“近视”或“老花”);
(4)如果把眼镜上方的A区设置成看近区,你认为合适吗?说出你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4.6 神奇的眼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