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图表材料(世界史)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9小题)

1、下图中摘选的史事的主题是(   )

A . 科技无国界 B . 世界多极化 C . 和平与发展 D . 信息时代到来
2、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 .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 .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 . 煤、铁产量的激增 D .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3、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

A . 亚历山大东征 B . 三角贸易 C . 文艺复兴运动 D . 新航路开辟
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线①代表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B . 航线②代表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西海岸,是首次到达亚洲的船队 C .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地主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D .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5、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文的发展,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先后进行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搭配有误的是(   )

名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A

开始标志

议会的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攻占巴士底狱

B

领导人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C

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D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制

联邦共和制

共和制

A . A B . B C . C D . D
6、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德国的分裂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A . A B . B C . C D . D
7、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右图所示的文明成就属于(  )

A . 古代希腊文明 B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 古代埃及文明 D .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8、下表中的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时间

历史事件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

1960年

“非洲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999年

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C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9、在如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

A . 1929-1933年 B . 1933-1936年 C . 1937~1938年 D . 1940~1944年
10、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

   

A . 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 . 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 .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11、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 . 仿效唐朝制度  建中央集权制 B . 结束幕府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C . 废除农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D . 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
12、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

⒈阿拉伯数字

⒉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⒊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⒋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

A . 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 .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 . 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3、如图是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图。

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欧洲一体化推动了西欧经济的繁荣 B . 西欧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 C . 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D .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14、“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如下图),最能反映其悲惨性的是(   )

A . 将非洲黑人奴隶运往美洲贩卖 B . 将美洲蔗糖、烟草等运回欧洲 C . 将欧洲火器、杂物等运往非洲 D . 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
15、下图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图”,对①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生产方式产生垄断组织 B .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 . 发明火车,铁路时代开始 D . 电子计算机得到广泛应用
16、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3

4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1

2

A . 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 . 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 C . 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17、下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旗帜,旗帜中间徽记是一张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等距离方位投影,由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象征世界和平。该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华沙条约组织 C . 欧洲联盟 D . 世界贸易组织
18、近期日本要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发热议,有网友创作漫画(右图)讽刺日本的所谓“文明”,观看到把核污水排入大海。此事件提醒人类要关注的问题是(   )

A . 人口增长过快 B . 世界粮食短缺 C . 全球气候变暖 D . 生态环境恶化
19、1935年到1942年,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下表体现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 . 大力整顿金融体系 B . 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0、下列四个选项中,从史实到结论的推断,合理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巴黎和会具有分赃性质

B

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北洋政府没有进行外交努力

C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英国、法国和美国操纵了巴黎和会,美国主导了华盛顿会议

美国是两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

A . A B . B C . C D . D
21、如图是一学生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处应是(   )

A . 战争的爆发 B . 战争的扩大 C . 战争的转折 D . 战争的结束
22、通过对下表统计数字的分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两次世界大战(   )

项目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数

(亿)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17

1.0

0.9

40000

A . 都导致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 B . 交战的双方都具有非正义性 C . 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 D . 都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生
23、下列数轴图呈现了17~18 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 . 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B . 反抗外国殖民侵略 C . 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4、下图是二战中一次登陆战的战役图解。这次登陆战对战争进程的影响是(   )

A . 导致二战不断扩大 B .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 促成二战胜利结束
25、1948 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西德"。10 月,苏占区成立了“东德”。1961 年,“东德”首都柏林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的建筑物。它是(   )

A . 战胜国对德国进行敲诈勒索的体现 B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呈现的格局 C . 《凡尔赛条约》调整国际秩序的象征 D . 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峙的产物
26、20世纪90年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非殖民化”历史使命宣告完成,但大多数新兴独立国家却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

           

(据联合国2016年的统计数据编制)

A . 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 B . 民族独立浪潮风起云涌 C . 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涨 D . 新兴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27、如图所示扑克牌中的人物征服并统一了希腊,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他”是(   )

A . 凯撒 B . 亚历山大 C . 释迦牟尼 D . 穆罕默德
28、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如图①中是由哪位航海家开辟的路线(   )

A . 哥伦布 B . 达•伽马 C . 麦哲伦 D . 迪亚士
29、下图为1850~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殖民掠夺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30、我们可以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图中①处该填入的内容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武汉会战 D . 斯大林格勒战役
31、以下是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导致世界格局出现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B . 国家利益的冲突 C . 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 . 西欧、日本的崛起
32、图2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

A . 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 . 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 . 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 . 城市化不断推进
33、图3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C .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D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4、下图是西欧某时期流行的首诗歌。其中蕴含的理念是(   )

A . 人文主义 B . 理性主义 C . 英雄主义 D . 平等主义
35、近代西方民主制的确立是反复斗争的结果。下图描述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德国
36、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它生动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 . 根源 B . 进程 C . 结果 D . 导火线
3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下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内燃机的发明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

十月革命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新经济政策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D

德国分裂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A . A B . B C . C D . D
38、 “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张成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了如下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A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 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 .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3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1951年和1970年世界工业生产产量比重结构,推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比重显著增加的重要因素是(    )

A .  杜鲁门主义推行 B . 欧洲一体化发展 C . 美国军事订货刺激 D . 欧盟的建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中考历史二轮复习:图表材料(世界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