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文字材料Ⅰ(中国古代史)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7小题)
1、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炀帝
D . 唐太宗
2、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 . 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 审美观念趋向同一
D .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3、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4、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元朝
D . 明朝
5、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文学作品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列作品中适应了这种趋势的是( )
A . 《离骚》
B . 《诗经》
C . 《窦娥冤》
D . 《天工开物》
6、2020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妲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 . 增加赋税徭役
B . 倡导勤俭治国
C . 实施“推恩令”
D . 设置西域都护
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一史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8、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 . 公元2世纪前期
B . 公元2世纪后期
C . 公元3世纪前期
D . 公元3世纪后期
9、作为第一位名载史册的汉家“和亲”公主,她远嫁乌孙,并带去了许多汉代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促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这位公主是( )
A . 刘细君
B . 解忧公主
C . 王昭君
D . 文成公主
10、清代扬州学术氛围浓厚,人才辈出,其中一位“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骂”。他是( )
A . 张若虚
B . 史可法
C . 阮元
D . 郑板桥
11、“总括农家诸书,裒(聚)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材料介绍的是( )
A . 《史记》
B . 《齐民要术》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12、这部著作除了介绍一般的农业生产经验之外,更着重阐述各种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反映出明代一些手工作坊或工场的面貌。这部著作是( )
A . 《天工开物》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齐民要术》
13、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A . 分封制度盛行
B . 全国户口众多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郡县数量过多
14、汉文帝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据此可知( )
A . 加紧对农民控制
B . 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 . 实施了严刑苛法
D . 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15、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明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入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 .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制变革
B . 促进了世界选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 .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 .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6、“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指南针
D . 火药
17、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需学( )
A . 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 . 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 .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8、《吕氏春秋.观世》谓:“周之所封四日余,服国八百余。”《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禅让制
D . 行省制
19、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一选项体现宋朝是一个“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
A . 改进造纸术
B . 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C .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 编写《天工开物》
20、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资治通鉴》与《史记》则是他们的史学名著。 下列历史事件在两部著作中都有记载的是( )
A . 武王伐纣
B . 秦灭六国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21、1405年“他”身负“示中国富强”的皇命出使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 线。百年后“他”奉国王寻找黄金的使命,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欧洲人。文中的两个“他”分别指的是谁 ( )
A . 郑和麦哲伦
B . 郑和哥伦布
C . 郑和迪亚士
D . 哥伦布和麦哲伦
22、《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 )
A . 统一铸币
B . 盐铁官营
C . 平抑物价
D . 休养生息
23、《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丰富史书内容
B . 确保内容真实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 提高史书质量
2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 . 文明的冲突与交汇
C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 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25、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独尊儒术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26、《汉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区域,“东则接(连接)汉,厄以(作为关隘)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汉朝称此区域为( )
A . 辽阳
B . 西域
C . 荆楚
D . 江南
27、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 实行仁政
C .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 . “兼爱”“非攻”
28、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记载与下列哪项发明有关?(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活字印刷术
D . 指南针
29、“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北京故宫
D . 明长城
30、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 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
③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指南针 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31、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与诗句描绘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黄河
32、襄阳诗人皮日休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诗人称赞的古代工程是(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紫禁城
33、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
B . 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
C . 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D . 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
34、《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史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
A . 夏朝建立
B . 北魏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C . 秦灭六国
D . 明朝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35、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由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李清照
D . 曹雪芹
36、杨宁一在《历史学系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三项发明是( )
A . 雕版印刷术、司南、火药
B .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C .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D .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37、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富贵,但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 )
A . 殿试制度成为定制
B . 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 . 进士身份受到尊崇
D . 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