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八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史上最严历的“环保法”开始实施.保护环境,利在千秋,功在当代.你认为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禁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②结合当地资源实况,开发利用风能、水能等淸洁能源③监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推放④用密目网覆羞建筑工地内裸土以减少扬尘.
A . 只有③④ B . 只有②③④ C . 只有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 汽油 B . C . 天然气 D . 氢气
3、高氯酸按(NH4ClO4)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 O2 B . N2 C . CO2 D . Cl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死亡 B . 计算机房失火只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煤矿矿井通风并严禁烟火,可以有效地防止爆炸事故 D . 某物质完全燃浇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5、关于乙烯气(C2H4)燃烧C2H4+3O2  2CO2+2H2O的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3:2:2 B . 1个乙烯气和3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 在常温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D . 7g乙烯与24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9g水
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 B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C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一定爆炸
7、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正确的是(   )
A . Fe+O2  FeO2 B . NaOH+CuSO4=Cu(OH)2↓+Na2SO4 C . 2CO+O2  2CO2 D . 2Mg+CO2  2MgO+C
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B . 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 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7
9、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C . 二氧化碳能用作气体肥料 D .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10、将A,B两种物质各20g混合加热,B完全反应,生成16g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 . 1:1 B . 1:2 C . 1:5 D . 1:4
11、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 . 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C . 大量使用煤、石油造成大气污染,因此使用天然气可以避免污染 D .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
12、同学们对某化学反应的共识如下:①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②属于化合反应③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④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符合以上要求的反应是(  )
A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3、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在温度什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

A . 隔绝氧气 B .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C . 移走可燃物 D . 无法判断
14、初中化学学习了几种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B .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 C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来实现 D . 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大自然的森林绿化面积无关
15、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木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木条的质量小 B . 蜡烛燃烧后长度越来越短最后消失 C . 50g冰融化后变成水的质量还是50g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16、根据化学方程式X+NaOH=Y+H2O进行推断,X与Y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
A . X=Y B . X=Y+18 C . Y=X+40 D . Y﹣X=22
1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导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CO2和H2O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葡萄糖,而CO2溶于H2O却生成碳酸

反应条件

B

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物是CO2 , 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产物是CO

反应物的量

C

氯酸钾在加热时反应较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用铜粉加热而不用铜片

反应物种类

A . A   B . B   C . C   D . D
18、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下列设计中能达到目的是(已知浓氨水显碱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紅色)(   )
A . 实验的设计是为了探究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B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C . 探究的是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 D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如图所示几种物质,充分反应后,测得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 若甲的质量变化为14g,则丁的质量变化应为35g D . 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7,则二者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20、下列场所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合的是(   )
A . 液化气站   B . 农产品批发市场 C . 面粉厂   D .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

二、理解与应用(共4小题)

1、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在定性、定量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变化和特征.

(1)

定性方面:下面是某同学对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关系的理解.请帮助完善:


(2)定量方面:铝在常温下很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保护铝不被腐蚀,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铝、氧气与氧化铝反应的质量比为      ;若生成10.2g氧化铝,则被氧化的铝的质量为       g.

2、阳春三月,同学们相约去郊游,请跟随他们的活动过程来体验一下其中涵含的化学原理吧!
(1)集体出发:他们乘坐的是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环保型大巴车.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到达营地:他们安顿好帐篷开始生火做饭.先把检到的木柴聚拢并架空,目的是      ;并用所带的火柴引燃报纸.再放到木柴下,这是因为      所以更容易燃烧;如果火苗很小,可通过用扇子扇或用嘴吹等方式来使燃烧更旺,原理是      ;他们还把篝火周围的树叶干草等淸除干净,这是通过      来防止火灾发生,最后他们用沙土把火堆覆盖,目的是      防止失火.
(3)篝火晚会:除了唱歌跳舞,小明还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他用棉花包住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向棉花上滴几滴水,棉花会迅速燃烧,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      ,根据燃烧条件分析,该反应为棉花的燃烧提供了      
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其实质是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它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和综合解决.下面是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白磷能燃烧的实验是      (填序号);
(2)②③作为对照实验.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3)①②作为对照实验,烧杯中的水应是      (填“冷”或“热”)水;设计二者想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4)若①中的水为冷水,①③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      
(5)该实验不涉及探究物质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该条件是      ;对于燃烧过程来说这三个条件是      的(填三者关系).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探究:

(1)如图1: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离低不同的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是      ,本实验中放置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2)分别向集满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淸石灰水,并充分振荡发现二者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2:先在烧钚内壁上贴上干的和湿的紫色石蕊纸条,再将充满二氧化碳的敞口集气瓶轻轻放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现象是      ;本实验可以说明的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是      ;烧杯内壁贴的干的石蕊纸条起      作用,目的是证明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质量守恒定律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图1是对该定律的探究实验,请完善:

(1)图1是四位同学设计的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图,他们先分别把装置放到托盘天平上进行调平后取下,然后再进行反应.理论上最不合理的设计是      组.理由是      ,如果按该同学的设计,反应后天平

指针会      (“偏左”、“偏右”);若不改变本组药品来验证守恒定律.应将该组的装置按以上      图改进最好.

(2)丙、丁两组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它们反应后放在天平上,发现依然会有不平衡的现象.若不考虑气密性.可能的原因是      .综上分析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由气体参加或生成时要保持      
(3)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分子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4)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后的方框内应再填入      (填数字)个 粒子,请根据图示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现有双氧水、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如图仪器,请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集少量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装序号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为了获得二氧化碳,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含有      的物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实现.并选择图中的      仪器(填序号)进行制取并收集,首先进行的是      操作.由此我们归纳出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与      有关.
(3)在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有如下实验:

大理石mg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

盐酸(足量)ng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①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填编号).

②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③综合分析.你认为反应最剧烈的是      (填编号)由上述探究推测.实验室制CO2不选择碳酸钠(一种CO2灭火器的固体粉末原料)的理由可能是      

四、分析与计算(共1小题)

1、某补钙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钙,其说明书中表明破酸钙含量是60%.其他成分不含鈣且不与盐酸反应.现取1Og补钙剂进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补钙剂中碳酸钙含量是否与说明书相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莱芜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