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研究“北京人”的直接证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化石遗迹 C . 口述史料 D . 史书记载
2、以下器物中,能体现商朝时期青铜制作工艺高超的是(   )
A . 猪纹陶钵 B . 司母戊鼎 C . 筒车 D . 曲辕梨
3、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北宋交子、明朝白银等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    )
A . 集权制度沿革 B . 冶炼技术变迁 C . 货币发展历史 D . 对外政策演变
4、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以上举措要解决的相同问题是(    )
A . 王国坐大 B . 宦官专权 C . 匈奴威胁 D . 土地兼并
5、东晋南朝时,福建种植水稻,种桑养蚕,培植荔枝、龙眼等。由此可见,当时闽地(    )
A . 农业经营方式多样 B . 社会清明安定 C . 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D . 城市迅速崛起
6、十六年“告谥孔庙”;十七年“迁都洛阳”;二十年“改姓为元氏”。这反映的事件是(    )
A . 东周建立 B . 三国鼎立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澶渊之盟
7、下图所示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楷书 D . 行书
8、隋朝为巩固统治,改革选官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其主要政治前提是(    )
A . 南北实现统一 B . 考试方式公平 C . 民族关系和睦 D . 学校教育兴盛
9、下图所示内容表明唐朝(    )

A . 妇女政治地位提高 B . 男女平等真正实现 C .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 . 雕塑艺术多姿多彩
10、到了12世纪后,南方人口已近北方的两倍,垦田数和赋税总额都超过了北方。这表明(    )
A . 经商打破时空界限 B .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 . 金与南宋政权并立 D .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11、忽必烈在1271年发布《建国是诏》,取《易经》“大哉干元”之义,以“大元”为国号。据此推知,他(    )
A . 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 . 建立蒙古政权 C . 接受中原先进文化 D . 开创行省制度
12、“嘉靖四十年(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进入福建、广东后,与其他将领合作,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祸患。”这叙述的是(    )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戚继光抗倭斗争 C . 雅克萨之战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13、以下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唐太宗时,魏征进谏200多次 B .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C .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D .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14、“全书中出现了四百多个人物,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该书应是(    )
A . 《窦娥冤》 B . 《西厢记》 C . 《水浒传》 D . 《红楼梦》
15、下图纪念邮戳中所示的民族英雄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左宝贵 D . 邓世昌
16、“我国决然不会进行如此变革,只是不得不在武器、铁道、电信等机械方面,吸收西洋的东西”。将此思想主张付诸实践的派别应是(    )
A . 地主阶级洋务派 B .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 知识分子激进派
17、120年前,北京东交民巷被划记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这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 . 人民经济负担明显加重 C . 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 . 朝廷受到列强军队监控
18、1911年10月11日布告称: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竟无所施。我今为此不忍,赫然首举义旗。其中“首举义旗”是指(    )
A .   金田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广州起义 D . 秋收起义
19、表格中广告的刊登,有助于(    )

《新青年》的广告内容(部分)

书籍广告

《共产党宣言》《列宁全书》等

报刊广告

《共产党》月刊、《向导》等

A . 社会习俗的革新 B . 共和政体的产生 C . 实业救国的兴起 D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下图所示手绘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C . 成为近代革命转折点 D . 推翻了北洋政府统治
21、“1921年,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这一“火种”指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D . 南昌起义的发动
22、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出发地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23、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指挥权。由此推知,该会议解决了(    )
A . 政治和战略问题 B . 军事和组织问题 C . 思想和文化问题 D . 干部和队伍问题
24、1945年8月,国民政府发行法币5569亿元,到1948年6月法币的发行量增加近370倍,物价飞涨。其结果(    )
A .   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B . 促进国统区经济的发展 C .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爆发 D . 导致国民政府渐失民心
25、以下图示分别是1951年、1953年和1954年的国庆节庆祝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    )

A . 增进了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B . 宣告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 . 树立了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 D . 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6、“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以上歌词反映的历史现象终结于(    )
A . 西藏的和平解放 B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 . 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7、到2020年11月,西藏、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五个自治区全部脱贫。这表明(    )
A . 少数民族聚居边腿地区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 . 我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8、“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以上词句表达了焦裕禄(    )
A . 医者仁心的优秀品质 B .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 . 勇于改革的胆识魄力 D . 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29、1997年7月以前,香港最高行政长官由英王派驻,之后改由港民选举中央任命。这一变化说明(    )
A .   香港具有区位优势 B . 对外开放不断扩展 C .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D . 两岸关系得到改善
30、2017年,中国在安理会上就向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实施制裁问题投了否决票,使相关决议未能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这一权利是因为我国(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施行“求同存异”方针 D . 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国历史简表(前659年~前221年)

在位国君

主要功绩

秦穆公

任用百里奚等贤人进行改革,打败12个西戎部落

秦孝公

任用商鞅,对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秦国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秦惠文王

任用张仪为相,在六国间实行连横策略,击溃它们之间的合纵联盟

秦王嬴政

采取“远交近攻,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灭六国,一统天下

——摘编自马东峰、张景忠《用年表读懂中国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中的一个诸侯国。
(2)小历同学根据材料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是因为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荆楚之地,饭稻羹鱼”“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南米北面,北方饺子南方鱼。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等

材料二

——摘编自李万健《中国古代印刷术》

材料三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总是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接触与交换,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比较概括古代中国南北方饮食文化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运用两个中国古代的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摘编自《新导学•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纪念碑所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团大战所属的战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目的。
(2)阅读上述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宁德市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