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寇准 D . 秦桧
2、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3、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 . 匈奴、女真 B . 吐蕃、女真 C . 匈奴、契丹 D . 吐蕃、契丹
4、南宋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明朝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这两支军队能屡打胜仗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统治者反抗侵略决心坚定 B . 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C . 将士们对倭寇的深恶痛绝 D . 朝廷国力强盛防卫森严
5、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最终被元朝所灭,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
A . 开封 B . 长安 C . 洛阳 D . 临安
6、辽、金政权建立后,均提倡儒学,并依据儒学经典进行科举考试,许多汉人还担任了辽和金的高级官员。这一现象表明(    )
A . 辽、金臣服于朱朝 B . 民族交融不断深化 C . 辽、金实现大一统 D . 民族政权矛盾尖锐
7、以下是不同史籍中关于岳飞的记载,其中可以互相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宋史·岳飞传》

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与韩常之兵逼郾城。(岳)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飞进军朱仙镇,……方指日渡河,而(秦)桧欲画淮以北弃之……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绍兴十年六月:岳飞率兵攻金,收复颖昌。绍兴十年七月:岳飞与完颜宗弼(金兀

术)战于郾城,败之。绍兴十年九月:秦桧主罢兵,召岳飞赴行在(宋高宗所在地方)。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下岳飞大理寺,赐死。

A . 岳飞对金军作战失利 B . 秦桧支持岳飞抗金 C . 岳飞与金军战于郾城 D . 金兀术将岳飞赐死,
8、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 统一繁荣开放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地方军阀割据 D . 南北政权对峙
10、 1206年,我国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 . 北宋、辽、夏、金 B . 南宋、辽、夏、金 C . 南宋、西夏、金、元 D . 南宋、西夏、金、蒙古
11、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他(   ) 
A . 对皇帝忠心耿耿 B . 遭到奸臣的谋害 C . 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 . 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12、金庸先生著《射雕英雄传》已过六十多年,至今被翻拍成影视剧达十多次。该剧(书)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短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靖康之耻”是指(   ) 
A . 陈桥兵变 B . 澶渊之盟 C . 金灭北宋 D . 元灭南宋
13、《满江红·写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胡虏”“匈奴”指的是(   ) 
A . 匈奴人 B . 契丹人 C . 党项人 D . 女真人
14、率众抗辽,并于1115年建立大金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元昊 C . 阿骨打 D . 铁木真
15、岳飞悲愤地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耻”是指金兵攻破北宋的都城汴京,俘虏了北宋的两位皇帝。这两位皇帝是(   )
A . 宋太祖、宋太宗 B . 宋真宗、宋徽宗 C . 宋钦宗、宋高宗 D . 宋徽宗、宋钦宗

二、问答题(共2小题)

1、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利大还是弊大?
2、怎样评价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政权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它是哪两个政权签订的?
(2)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3)“靖康”是宋钦宗(1126-1127年)的年号,“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词中的“匈奴”指的是谁?
(4)你认为酿成“靖康耻”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2、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复杂,各民族政权之间和战交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两宋存续期间,一方面与辽、夏、金及蒙元之间的民族战争几乎伴随始终……另一方面各民族与各政权之间通过榷场贸易、使团聘问与其他民间途径,推进着相互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虞云国《大宋史视野下的民族关系》

(1)写出图中A、B两处政权名称及其所属民族。据图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民族关系呈现的基本状态。写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并指出其优秀品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