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15小题)

1、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里第二个“天安门”所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B . C . D .
3、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志愿军指战员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4、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    )
A . 受到农民的欢迎 B . 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 C .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D . 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6、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④②
7、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是(    )
A . 毛泽东 B . 江泽民 C . 胡锦涛 D . 习近平
8、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次会议(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 . 党的十二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1953-1956年我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 . “大跃进”的发动 D . 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10、1957年实现了长江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大桥是(    )
A .   南京长江大桥 B . 九江长江大桥 C . 武汉长江大桥 D . 芜湖长江大桥
11、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的崇拜。“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 D .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12、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 . 党的诞生 B . 曲折探索 C . 历史转折 D . 动荡岁月
13、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4、说起对外开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沿海地区。1980年,我国首先开始对外开放的两个省是(    )
A . 辽宁、河北 B . 山东、江苏 C . 福建、广东 D . 广东、海南
15、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共1小题)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
(2)中共八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4)2006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战场上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烈士,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还有许多英雄儿女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材料三:“战争在3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3.4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这些数字足以引起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和反思。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两位英雄是谁?从英雄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那些数字应引起美国人怎样的反思呢?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三: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人士时强调,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又是何时回归祖国的?它的回归得益于什么方针?
(2)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一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
(3)材料三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共12分)(共1小题)

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奋斗不息,谱写了中华民族一首首壮丽诗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革命与奋斗】

材料一:从1921年起,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到来了。

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同样,在1978年召开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把中国带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务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富强与展望】

材料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梦”这个热词,激荡了中华儿女的心灵,拂煦了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又一次对中国梦作了系统的阐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1)1921年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是什么?“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哪次会议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中国梦具体内涵分为哪三个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我们所能预期的中国梦的目标是什么?
(5)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风雨历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写出几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涡阳高炉镇普九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