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B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1848 年以后,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里的 “科学理论”是指(   )

A . 人文主义 B . 启蒙思想 C . 进化论 D . 马克思主义
2、城市的一边是平静有序、衣食富足、趣味高雅,另外一边肮脏混乱、贫困饥饿、粗俗鄙陋、疾病四伏。这种城市的分裂,鲜明地反映出近代工业社会(    )
A . 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B .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C .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 加速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3、1956年马克思墓迁到新址,并树立起一尊马克思铜像,下面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张怎样改变世界?(    )
A .   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 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资本主义社会 C . 进行议会和平斗争,建立科学社会主义 D . 通过著书立作,广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4、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之所以被认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理由是(    )
A .   没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B . 没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 C . 没实行民主集中制 D . 没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
5、《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
A .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B .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C .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6、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死期将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
A . 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失败 B . 巴黎公社失败 C . 二月革命后两个并立的政权 D . 苏联解体
7、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正式出版于(    )
A . 1848年 B . 1917年 C . 1920年 D . 1949年
8、《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  )
A .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B . 资产阶级曾经推动历史快速发展 C .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不到百年 D . 资本主义社会已消灭了经济贫困
9、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
A . 成为殖民霸主 B . 成为工业国家 C . 进人电气时代 D . 建成福利国家
10、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说明英国(   )
A . 跨入手工工场时期 B . 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C . 进入了“蒸汽时代 D . 步入了“电气时代”
11、有人曾生动描述1830年的一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 . 马车 B . 火车 C . 电车 D . 汽车
12、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
A .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 马克思主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C .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D . 无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3、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于3月28日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 .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 第一国际 C . 巴黎公社 D . 苏维埃政府
14、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 . 莱特兄弟 B . 本茨 C . 斯蒂芬森 D . 瓦特
15、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角贸易”的进行 B .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 工业革命的完成
16、“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 .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 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 .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17、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地带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 .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 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D . 本茨发明了汽车
18、如图卡片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欧洲工人开始觉醒 B .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 第一国际正式建立 D . 马、恩建立深厚友谊
19、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开先河的英国的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法国的欧洲。”材料中所说的“英国的欧洲”和“法国的欧洲”对应的事件分别是(    )
A . 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B . 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C .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D . 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20、“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
A . 《独立宣言》 B . 《共产党宣言》 C . 《国际歌》 D . 《人民宪章》
21、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1825 年,斯蒂芬森设计的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你知道该机车的动力机是(   )
A . 珍妮机 B . 蒸汽机 C . 内燃机 D . 电动机
22、据统计,到19世纪20年代,在两台蒸汽织机旁工作的一个男孩所织的布匹比一个熟练的手工织工多15倍。这数据直接说明(   )
A . 传统手工行业日益消亡 B . 机器效率高于手工生产 C . 机器生产完全取代手工劳动 D . 工业革命加剧贫富分化
23、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由此可见,工厂主推广机器生产(   )
A . 自始至终贯穿了追求利润的理念 B . 彻底解决了人力成本高昂的问题 C . 是适应煤炭价格低廉的权宜之计 D . 使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4、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占有国民总收入的25%,到1812年,1.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相比之下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见,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 )
A .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B . 工人运动规模越来越大 C . 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 D . 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
25、奥地利检察官这样指控第一国际:“它在各国政府的眼皮底下,完全秘密地发展成为和各国并存的第二国家权力、第二政府,它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令人担心的竞争对手。”这段材料表明第一国际(   )
A . 为建立工人阶级的新型政权而斗争 B .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C . 主要以秘密方式进行活动 D . 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普遍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一个转折点。它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育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和必要的条件,而它本身,又是被15世纪商品经济所呼唤出现的。

材料二:

历史事件

时代主题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

——摘编自《世界历史》

(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的两组历史事件分别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3)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大进步潮流。请写出这一潮流的名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

材料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新青年》杂志)

(1)“在意大利,这层纱最先烟消云散”源自于哪一运动的兴起?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3)这一理论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说明。
(4)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回首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全世界第一场万国工业博览会,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这次万国工业博览会,走进工业革命。
(1)[情境再模拟]

假如你是这次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主办者,正在举行一场记者招待会。请你回答下面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请问,英国举办这次盛会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2)请你用一句话来准确地概括此次博览会的主题。(要求简洁,能够概括出这次博览会展览的主要成就即可)
(3)[图示解革命]

这次博览会展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下面这幅图示展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请你结合这幅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完成动力变革的重大飞跃的是什么发明?这一发明有何重大意义?

(4)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创造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请你举出1例来说明。
(5)[大家来说说]

你同意“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吗?为什么?请你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类似问题,设计一条呼吁保护环境的宣传语。(设计主题突出,语言简练通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1688 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来结束王权的专制,政治上也日渐成熟。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材料三: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观点?请举一例英国体现此观点的作品及其作者。
(2)材料二中,英国“政治上也日渐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英国等欧洲殖民者最后从美洲运回欧洲的主要有哪些物品?
(4)从材料四的图片中找出英国的重要发明。(写出序号及名称)
(5)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领头羊"的条件。
5、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材料一中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春秋时期,为“德治”这一理念提供来源的思想家是谁?战国时期,秦国践行“法治”思想的改革家是谁?

(2)[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如图

请写出材料二中两位历史人物联合完成的伟大著作及发表时间(年份)。将著作中的理论变为实践的是哪一事件?

(3)[开拓与创新]

材料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请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4)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无止境。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和创新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九上历史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B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