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A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尼罗河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平缓的河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尼罗河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古代埃及的(    )
A . 农业发展 B . 对外扩张 C . 统一政权建立 D . 对外贸易
2、这里开创了一系列的世界之最:最古老的城市和文字,最早的成文法典,最早的历法,最早的冶金技术,最早的学校、图书馆,最早的神话,最早的药典“这里”是指(    )
A . 希腊半岛 B . 尼罗河流域 C . 两河流域 D . 印度河流域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 . 公平性 B . 等级性 C . 随意性 D . 民主性
4、有学者认为“从种姓制度的另一端看,穷人和地位卑微者也有支持种姓制度的强烈理由,除了最悲惨和最边缘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可以轻视某一些人,这是种姓制度重要的心理特点”。据此可知,作者认为种姓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 . 印度统治者利用宗教固化种姓制度 B . 种姓制度符合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 C . 长期分裂的状态有利于种姓制度的长期生存 D . 下层民众相互歧视的优越感固化了种姓制度
5、从世界历史看,国家强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3700多年前,统一全国法令,制定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并将法典条文刻于石柱,推动国家进入全盛时代的是( )
A . 图特摩斯三世 B . 汉谟拉比 C . 亚历山大二世 D . 查士丁尼一世
6、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 . 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B .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 . 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 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比较浪漫
7、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  )
A . 非洲、亚洲 B . 非洲、欧洲 C . 亚洲、欧洲 D . 欧亚非三洲
8、某班级在排演涉及“种姓制度”的话剧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 . “我作为一名祭司,虽不拥有军政大权,但却处于社会的最顶层 B .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 . “我是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 . “我很高兴,我与位上一等级的姑娘相爱并即将步入婚礼殿堂”
9、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 “儒略历” B . 《天方夜谭》 C . 《荷马史诗》 D . “阿拉伯数字”
10、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字母文字 D . 拉丁文字
11、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阿拉伯文字
12、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
A . 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 . 古代埃及休闲的场所   C .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 . 古代埃及祭祀的神庙
13、古代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内容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马可•波罗行纪》

④种姓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4、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 . 文明名称 B . 出现时间 C . 著名人物 D . 文明类型
15、《中国文化史》中提出,“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曰巴比伦,曰埃及,日印度,日中国”。这是有确切记载的关于“四大文明古国”最早的定型说法。其中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
A . 约公元前4000年 B . 约公元前3100年 C . 公元前18世纪 D . 约公元前2500年
16、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古老的埃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关于古埃及文明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古埃及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很高成就 B . 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并没有延续下去 C . 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D . 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17、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社会管理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    )
A . 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 B . 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 C . 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利 D . 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
18、“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最终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的是(    )
A . 影响深远的成文法典 B .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 . 神秘的象形文字 D . 惊艳后世的哲学成就
19、《全球通史》中写道:“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法典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罗马的万民法 D . 罗马的经济法
20、“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材料主要表明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    )
A .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维护奴隶的利益 C . 维护奴隶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D .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雇用耕者,每年应付给其8库鲁(2 020.8公升)谷物。雇用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5塞~6塞(合0.23克~0.276克)银子。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
A . 体现绝对的公平公正 B . 反映当时工业文明发达 C . 体现同态复仇的原则 D . 反映当时商品经济活跃
22、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世代相袭的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能与国王的女儿通婚的等级只能是(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利 C . 吠舍 D . 首陀罗
23、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 . 神化种姓制度 B . 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C . 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 . 麻痹人们的斗志
24、公元前6世纪,印度和中国均产生了对本国乃至世界文明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在中国是孔子,在印度则是(    )
A . 汉谟拉比 B . 图特摩斯三世 C . 伯里克利 D . 乔达摩·悉达多
25、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
A . 世间一切皆苦 B . 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 . 世间众生平等 D . 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材料三: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2003年9月17日埃及当地时间凌晨2时,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迹?它有怎样的用途?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
(3)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如果结合材料写一篇简评,你会拟定什么标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9年,法国士兵在一个名叫罗塞塔的村落旁偶然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陌生的文字。后来,法国文字学家商博良凭借渊博的语言学知识和镇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破解了碑上的陌生文字(如图)。

商博良破译的古埃及国王与王后名:托勒密与克娄巴特拉

材料二:在古埃及,国王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法老自称是主神太阳神的儿子。在文献中,法老的名字用象征太阳的椭圆环绕,下面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意指法老是神灵佑护下的大地主人。古埃及确立了最早的君主专制制度。法老的专制统治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的。

材料三:金字塔现存90座,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如图)高约146.5米,有近50层楼高;塔底每边长230米,占地约5.3万平方米;据说用了230万块巨石,每块石料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15吨。石块之间是自然叠合,但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Q高耸、壮观的金字塔见证了古代埃及人的血和泪。

(1)材料一中商博良破解的“陌生文字”指的是什么文字?该“陌生文字”的破解有何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埃及君主专制统治下,法老有何特权?
(3)材料三中的金字塔指的是哪一座金字塔?法老追求和建造高耸、壮观的金字塔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4)为什么说金字塔的构建是古埃及人的血和泪?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某法典石柱局部图

材料二: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25条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觊觎屋主之财产而取其任何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199条倘彼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此法典石柱是古代哪一地区、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一、二判断此法典的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此法典体现了谁的意志和利益?
(4)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受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受戒)三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 应同样立誓受戒)一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一头母牛。

(1)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哪一大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果?试举两例。
(2)材料二所反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什么制度?该古代文明古国鼎盛时期是哪一时期?
(3)材料三看出该制度维护了谁的利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造就了什么影响。
(4)以上材料的古文明的发源有什么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九上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A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