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三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10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真题演练(共4小题)
1、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了( )
序号 | 八项主张的内容 |
① | ……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
② | 停止一切内战 |
…… | …… |
③ |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
A . 卢沟桥事变
B . 华北危机
C . 九一八事变
D . 西安事变
2、这场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北伐战争
C . 鸦片战争
D . 抗美援朝
3、一位老战士回忆1949年的战况:“司令部接到部队报告,我军已经占领了总统府,总统府的日历只翻到4月22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 解放沈阳
B . 解放南京
C . 解放北平
D . 抗美援朝
4、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 . 重庆
B . 南京
C . 北平
D . 西安
二、模拟专练(共11小题)
1、看到下边电影海报后,你会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 叶挺、贺龙
B . 彭德怀、林彪
C . 张学良、杨虎城
D . 刘伯承、邓小平
2、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
A . 重庆
B . 南京
C . 上海
D . 西安
3、与“1949年”“百万雄师”“占领南京”这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4、下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的《自由画报》。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 共产党做好应对准备
B . 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C . 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
D . 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反蒋抗日”;西安事变后,又提出“逼蒋抗日”;七七事变后,决定“联蒋抗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 蒋介石彻底改变了反共的立场
B . 国共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 . 国共在政治立场上已经没有分歧
D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6、根据以下《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民工 | 担架 | 大小车 | 牲畜 | 筹粮 | 挑子 | 船只 |
543万人 | 30.5万副 | 88万辆 | 76.7万头 | 48万吨 | 20.6万副 | 8 500只 |
A . 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 . 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正确
C . 国民党政府统治腐败
D . 解放区在经济上占有优势
7、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率先通电全国,号召坚决抵抗日本侵略。8月,召开洛川会议,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并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说明( )
A . 国民党开始进行全面抗战
B . 共产党积极推动全面抗战
C . 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8、“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主要反映( )了
A . 解放军对群众的关心
B . 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C . 解放军有群众的支持
D . 解放军有军备优势
9、日军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并由华中抽调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与这一“打击”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百团大战
10、1949年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中写道:“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不可避免的。”信中“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主要是指( )
A . 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被粉碎
B .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始了战略进攻
C .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1、右图《地道战》(绘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所采取的策略是( )
A . 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游击战争
B . 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正面战场大会战
C . 利用工兵建立要塞关隘的攻坚战
D . 打击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运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