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三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03 秦汉时期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真题演练(共3小题)
1、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和同开宝
B . 五铢钱
C . 开元通宝
D . 半两钱
2、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大篆
D . 小篆
3、从现有史料来看,深圳市南头古城一带是汉武帝时期番禺盐官的驻地。由此可印证汉武帝( )
A . 实施“推恩令”
B . 实行盐铁专卖
C . 铸造五铢钱
D . 建立刺史制度
二、模拟专练(共11小题)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各自为政,此消彼长
B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 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D . 世袭制兴,禅让制灭
2、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刺史
B . 丞相
C . 太尉
D . 御史大夫
3、下列官职或机构,属于汉武帝设立的是( )
A . 丞相
B . 盐铁丞
C . 通判
D . 军机处
4、琅琊石刻中这样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这段文字赞颂的秦始皇的功绩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思想
C . 统一文字
D . 统一六国
5、《汉书·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C . 外戚、宦官专权
D .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6、下图是西汉前期形势示意图,从中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 . 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文景之治”局面形成
C . 中央对全国的统治有待加强
D . “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势力
7、《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 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 . 重视“以德化民”
C . 吸取秦亡的教训
D . 皇帝勤俭节约
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
A . 科举制、郡县制
B . 郡县制、分封制
C . 分封制、科举制
D . 分封制、郡县制
9、七年级某班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 . 汉武帝与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
B . 汉武帝派大将蒙恬北上修筑长城
C . 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D .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A . 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 . 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 . 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 . 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11、东汉末年,民众对精神寄托的渴求和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为宗教的兴起和传入提供了条件。下列建筑于东汉时期兴起和传播,他们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
A . 拜上帝教、喇嘛教
B . 基督教、天主教
C . 伊斯兰教、东正教
D . 道教、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