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02:中国古代经济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火的使用 B .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能建造房屋 D . 使用陶瓷
2、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以下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丝绸之路从洛阳出发最远到达欧洲大秦    B . 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护经营丝绸之路    C . 班超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D .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3、《晋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段材料描述的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

①社会安定

②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③农业年年丰收

④人丁兴旺,生活殷实

⑤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A . ②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4、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江南战乱少,社会秩序比北方安定 B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开发 C . 北方人民南迁为江南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 . 南方自古以来经济就比北方发达
5、汉代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地区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的开通 C .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 郡县制的设置
6、历史学家罗香林记述:“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徙。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他记述的这一历史现象(    )
A . 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B . 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 . 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D . 将战乱转移到了南方
7、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
A . 葛布、曲辕犁 B . 玉米种子、水排 C . 罗马金币 D . 丝绸、棉布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最早体验了这种生活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9、如果想去参观下图所示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应该去的博物馆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周口店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10、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吸取秦亡教训 B .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 .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11、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体现的汉初政策是(    )
A . 勤俭治国 B . 休养生息 C . 以德化民 D . 以武立国
12、“中国制造”闻名世界,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以下体现商朝“工匠精神”成就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毛公鼎 C . 耧车 D . 曲辕犁
13、张骞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区历史上第一次连为一体,中原与西域乃至更西的广大地区交通路线逐步开辟,形成了著名的通商要道(    )
A . 通西洋商路 B . 通天竺路线 C . 陆上丝绸之路 D . 海上丝绸之路
14、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15、“按照《周礼》《礼记》《仪礼》等礼书提供的标准,周代在宴飨(xiǎng)和祭祀活动中以鼎、簋相配,根据身份地位分别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贵族在使用鼎、簋组合礼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身份等级享用相应的数量和规格,不可逾越。”这段材料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②青铜器的功能为食器和礼器

③青铜器的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  ④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生命线,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启迪。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B . 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 .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 . 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18、小明通过对中国古代史课程的学习,认为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交流之路”,请问下面哪一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    )
A . 中国的丝绸,中亚的马匹,西亚和东南亚的香料等流通于欧亚世界 B . 西亚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派、伊斯兰教,以及印度的佛教等传到中亚、东亚和东南亚 C . 西亚的历法、医学等东传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向西传播 D . 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向西迁至西亚、欧洲;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形成回族

二、问答题(共2小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简述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对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西汉文帝和景帝统治期间出现了“文景之治”,概括他们治理社会的措施。到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概括汉武帝在经济、思想、军事方面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及盗窃的处以相应的刑罚,废除其它全部的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谋士)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二:《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记载:今诸侯有的统辖几十个城,方圆千里。如果置之不理,他们就会骄横放纵为害一方;如果阻止他们,他们就可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希望陛下让诸侯有推恩的权利,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封他们为侯爵。那么就会人人喜得所愿,既感受到陛下的恩惠,实际上又是分割了诸侯国,不实行武力削藩他们也会衰弱。”于是皇上听从了他的计策。

材料三:当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他(月氏王)的头作为喝酒的器具,月氏远逃且一直仇恨匈奴,但却苦于没有帮手来共同抗击匈奴。大汉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就想派使者去月氏。出使必须经过匈奴地盘,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的人。张骞以中郎将应募,出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四: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

(1)依据材料一指出,刘邦入咸阳后,是接受什么教训只制定了简短的三条法律?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两点重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刘邦大封同姓王带来了怎样的问题?哪一个皇帝通过什么政策解决了这一问题?
(3)材料三中张骞出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4)根据材料及所学,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暑假作业02:中国古代经济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