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青铜器的超高工艺(共5小题)

1、(    )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铸造技术上采用的是“泥范铸造法”。
A . 原始社会时期 B . 夏朝 C . 商周时期 D . 秦朝
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①四羊方尊  ②毛公鼎  ③司母戊鼎  ④利簋(gui)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3、下图是名满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的毛公鼎,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B .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D . 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4、“按照《周礼》《礼记》《仪礼》等礼书提供的标准,周代在宴飨(xiǎng)和祭祀活动中以鼎、簋相配,根据身份地位分别是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贵族在使用鼎、簋组合礼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身份等级享用相应的数量和规格,不可逾越。”这段材料能够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②青铜器的功能为食器和礼器

③青铜器的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  ④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5、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二里头铜鼎
  
B . 司母戊鼎
  
C . 利簋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二、甲骨文记事(共5小题)

1、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
A . 金文 B . 甲骨文 C . 隶书 D . 楷书
2、央视文物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里有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画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指的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3、商朝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信史”意指较为详实可信的历史),其依据是(   )
A . 河南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 B . 后世流传着众多商王的故事与传说 C . 《史记》记载商王的世系情况 D . 甲骨文和考古、文献资料的多重印证
4、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
A . 佐证了商朝是中华文明源头 B .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 C . 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D . 对我国文字的发展影响深远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共5小题)

1、观察下列甲骨文字形,运用了会意造字方法的是( )
A . 图片_x0020_86 (牛) B . 图片_x0020_88 (明) C . 图片_x0020_90 (胃) D . _x0000_i1031 (正)
2、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象形 B . 会意 C . 指事 D . 形声
3、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    )
A . 会意 B . 象形 C . 形声 D . 指事
4、2021年是我国农历辛丑年(牛年),甲骨文“牛”字采用的是象形的造字法,据此推测下列哪个是甲骨文的“牛”字(    )
A .   B . C . D .
5、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 . 政治状况 B . 经济发展 C . 科技进步 D . 军队建设

四、综合材料探究(共3小题)

1、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器,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图一: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青铜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

图二:青铜面具高64.5厘米,宽138厘米,宽嘴巴,大耳朵,耳部斜向伸展,极为夸张,额头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来安装有装饰物。这件面具最奇特的是:双眼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被人们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的造型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1)以上两组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1)
A . 第一手资料 B . 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3)图三是出自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它是叫什么?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3、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走进这一时期,去了解这一时期创造的文明。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4

(1)材料一中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甲骨文,这些文字主要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2)这一文字的发现有何重大的意义?
(3)请写出上面三幅青铜器图片中图一、图二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