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共5小题)
1、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2、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
A . 铁制农具
B . 司母戊鼎
C . 鱼纹彩陶盆
D . 刻有文字的甲骨
3、“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
A . 北京人的发现
B . 半坡遗址发掘
C . 青铜工艺成就
D . 铁制农具出现
4、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 . 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 . 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 .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 .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5、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共6小题)
1、下列远古人类有助于我们研究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2、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 ”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3、2020年,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的序言中写道:“这些文化在世界稻作起源的历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与该文化相关的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二里头遗址
4、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是( )
A . 骨针
B . 石砧
C . 骨耜
D . 陶埙
5、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6、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 .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共4小题)
1、在远古的农耕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主食最有可能是( )
A . 水稻
B . 粟
C . 小麦
D . 玉米
2、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发现于中国的是( )
A . 稻、粟
B . 小麦、核桃
C . 玉米、蚕豆
D . 马铃薯、芝麻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4、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皮埃尔对中国靠什么供养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结果发现诀窍在于给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季节播种,将谷物与其他作物间作。在他看来,“诀窍”是( )
A . 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B . 中国农业精耕细作
C . 政府大力扶持农业
D .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四、综合材料探究(共3小题)
1、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后,举行探讨“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的课外活动,请你参与。
【实地参观】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树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
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是“趾”而非“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风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 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1)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看到的文物。这些文物距今约多少年?请你依据这些文物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2)【板报展览】开篇序语:河姆渡,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距今约年,一个昭示人类古老之最的地方;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图片展示:、、。(请列举河姆渡遗址中的三个文物的名称)
(4)【拓展探究】“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根据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请你帮“我”找家。
(1)我是一位河姆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
(2)我是一位半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
(3)造成图1和图2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3)
A . 生产工具
B . 生产方式
C . 人文环境
D . 自然环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客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内有灶炕,多用木头作柱子。
(1)材料一中的“建筑”被称作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半坡人烧制的陶器最具特色的是什么?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远古人类分别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远古人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举两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