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邓小平曾说道:"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该材料总结的是(    )
A .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 . “两个凡是”的教训
2、题8图是《人民日报》于2019年9月27日刊登的一篇报道

题8图

报道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铁人精神”指的(    )

A . 艰苦创业精神 B . 清正廉洁精神 C . 乐于助人精神 D . 崇尚科学精神
3、在 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确定的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发动“大跃进”和成立人民公社 B .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C . 全力开展阶级斗争 D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某班的同学准备举行一场有关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先进事迹故事会,如果要拟定故事会的主题,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 . 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 . 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C . 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D . 国防建设的模范人物
5、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6、下图是某校同学制作的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时代特征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 . 分田分地,抗美援朝 C . 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D . 民主践踏,法制破坏
7、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的价值评价,它要求人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和社会。王进喜的敬业使他成为(    )
A . “铁人” B . 两弹元勋 C . 解放军的好战士 D . 党的好干部
8、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发现(   )
A . 其发动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 B . 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没起到作用 C . 它为中共积累了市场经济建设经验 D . 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9、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 . 一五计划 B . 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C . “大跃进”运动兴起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0、在建设的那些日子里,他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搅拌机,并成功制服了油田井喷。房东心疼地说:“你可真是个铁人啊!”文中的“他”是(   )
A . 焦裕禄 B . 雷锋 C . 王进喜 D . 黄继光
11、“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之久,这“十年”是(   )
A . 1956-1966年 B . 1958-1968年 C . 1966-19 76年 D . 1968-1978年
1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党的好干部”带领兰考县人民治理内涝、风沙、盐碱,直到生命的最后。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
A . 刘少奇 B . 王进喜 C . 焦裕禄 D . 雷锋
13、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全面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调整国民经济
1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三大改造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A . A B . B C . C D . D
15、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6、题20表是"1959一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其中1960—1961年收支差额变化带来的深刻教训是(   )

年份

总收入(亿元)

总支出(亿元)

收支差额(亿元)

1959

487.12

543.17

-56.05

1960

572.29

643.63

-71.39

1961

356.06

356.09

-0.03

1962

313.55

294.88

18.67

1963

342.25

332.05

10.20

A . 坚定奉行党的集体领导 B . 经济建设务必按五年计划执行 C . 必须继续开展三大改造 D . 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来办事
17、“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该民谣与下列选项中的口号反映了同一历史事件的是(   )
A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 . 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 . 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 . 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8、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 . 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 . 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 . 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 . 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19、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有(    )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开始发展

③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我国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0、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 . 分田分地,抗美援朝 C . 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D . 民主践踏,法制破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被粉碎。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设起来的油田有大庆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三、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如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说历史

材料二: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崇伦作为鞍钢北部机修厂工具车间的剑工,相继改进成功7种工具、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26岁的王崇伦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几年的生产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摘编自《新华网: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材料三:阅读图片

材料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两位年轻人的壮举体现了哪些伟大的精神品质?
(2)材料二内容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哪项重大成就有关?王崇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上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一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作为青少年一代,你的伟大理想是什么?你准备通过哪些努力来实现?
2、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 — 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 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 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 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 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 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 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3)材料三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4)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