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教育集团化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装有相同质量水银的温度计,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 . 内径细的升的高,示数也大
D .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
2、如图是江西南昌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雨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D . 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3、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 . 一定处于固态
B . 一定处于液态
C .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 .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工厂里生产的薄铁皮是卷成圆筒形的,为了计算铁皮的总长度,先剪下长为l的一段铁皮,称得它的质量为m,再称得整筒铁皮的总质量为M,那么铁皮的总长度L应为( )
A .
B .
C .
D .




5、(多选)小研同学在探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ρ1>ρ2>ρ3>ρ4
B . ρ4>ρ3>ρ2>ρ1
C . 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大
D . 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大
6、(多选)小莉根据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密度ρ/(kg⋅m﹣3)(常温常压下) | 物质 | 熔点t/℃(标准大气压下) |
冰 | 0.9×103 | 冰 | 0 |
铝 | 2.7×103 | 铝 | 660 |
铁 | 7.9×103 | 铁 | 1535 |
水 | 1.0×103 | 铜 | 1083 |
A . 铝块可以放在铁锅中熔化
B .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铝块的体积较大
C . 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质的密度值保持不变
D . 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会增加
7、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 . 1:2
B . 2:1
C . 4:1
D . 8:1
8、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9、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适合的单位或数值:①一个苹果质量大约是 g;②水的密度是 g/cm3; ③质量50kg的中学生体积约为50 .
2、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0~4℃的水中 ℃水的密度最大, ℃水的密度最小.
3、如图所示,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4、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这三种物质中, 和 可能是同种物质,如是同种物质,应该是由于物质的 不同导致物质 熔化得更快.
5、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 、 和 相同.
6、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 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造成的.
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cm3 , 石块的质量是 g.
(石块密度为2.6×103kg/m3)
三、作图与简答(共5小题)
1、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请在图中画出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3、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4、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请简述下之后雨是怎样形成的?
5、居民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成为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在一次较长时间使用后,小隽同学发现在液化气瓶侧面底部外表围绕着许多小水珠,用手摸一摸液化气瓶侧面底部发现很冰,同学们请解释下这两个现象?
四、探究题(共5小题)
1、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同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9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3)小萱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 . 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她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萱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
(4)小宇用的那种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因为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 .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14cm刻度处,需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 的实像;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4、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
(3)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5、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
A . 保温杯的品牌
B . 水冷却的时间
C . 水的温度
(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2)
A . 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 . 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 . 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我省陕南地区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0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毫升?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克的酱油?(ρ矿泉水=1.0g/mL,ρ酱油=1.1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