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水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 3∶4
B . 4∶3
C . 1∶3
D . 3∶1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 .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让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 . 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 .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多
3、下列四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一瓶酒精倒去一半
B . 水凝结成冰
C . 一块铁锻打成铁刀
D . 铜块降温20℃
4、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两种物体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a、b是同种物质,则a的质量更大
B . 如果a、b质量相等,则b的吸热能力更强
C . 在加热过程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a、b的内能
D . 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b吸收的热量Qa>Qb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把甲投入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Δt。把甲取出后,再投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Δt,不考虑甲、乙、水三者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由此可知( )
A . 甲的比热容大
B . 乙的比热容大
C .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谁的比热容大
6、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t1时间,甲吸收热量多
B . 甲的比热容大
C . 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
D . 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
7、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水 | 煤油 | 冰 | 铝 | 铜 |
比热容/(J·kg-1 . ℃-1) | 4.2×103 | 2.1×103 | 2.1×103 | 0.88×103 | 0.39×103 |
A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 .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 .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8、夏日午后,晋阳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很清凉;傍晚日落,沙子凉了,湖水却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 . 密度
B . 内能
C . 比热容
D . 热量
9、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
A . 6×104J
B . 6×105J
C . 6×106J
D . 6×107J
10、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 )
A . 沸点高
B . 密度大
C . 比热容大
D . 导电性强
11、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
A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B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C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D . 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小贝家里购买了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热水器,若该热水器里面装有温度为10℃的水30kg,经过阳光照射后,水温升高到45℃,在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
2、图乙中是250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c牛奶=4.2×103J/(kg·℃)]
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实验中,可以通过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吸热能力强弱。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两个加热器的规格相同,烧杯中水和食用油的初温相同、相同。加热相同时间后,食用油的末温较高,则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4、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 。
5、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升高20℃所吸收热量为J(c水=4.2×103J/(kg·℃))。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4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宁夏中卫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当地特产压砂瓜,被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如图所示。每到种植季节,瓜农们把发了芽的西瓜种子种到覆盖了砂石的土壤中,这样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温,保证芽苗在深夜不会被冻伤。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所给信息,利用比热容知识分析:为什么瓜农在土壤上覆盖砂石后,能起到保温作用?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质量的水利用同一热源加热,使其升高一定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设每分钟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序号 |
m(克) |
△t(℃) |
加热时间(分钟) |
实验序号 |
m(克) |
△t(℃) |
加热时间(分钟) |
1 |
200 |
45 |
4.5 |
5 |
300 |
30 |
4.5 |
2 |
240 |
30 |
3.6 |
6 |
450 |
20 |
4.5 |
3 |
400 |
20 |
4 |
7 |
240 |
50 |
6 |
4 |
600 |
20 |
6 |
8 |
400 |
30 |
6 |
(1)水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 来进行比较。
(2)分析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的温度△t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3)分析序号3、4、6或2、5、8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
(4)进一步综合分析序号1、5、6和4、7、8的数据后,还可以发现: 。
2、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煤油的比热容是J/(kg•℃)【c水=4.2×103J/(kg•℃)】
(4)若本实验共消耗酒精20g,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q酒=3.0×107J/kg)
3、利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分别接入电阻丝,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插入温度计。
(1)装置中电阻丝的阻值应(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中用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按照下表中的数据,请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J/(kg·℃);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加热时间/min |
末温/℃ |
煤油 |
150 |
20 |
10 |
50 |
水 |
150 |
20 |
10 |
35 |
(2)夏天,海边昼夜温差变化小,这是因为水的大;
(3)在烧瓶中重新填装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接入阻值不同的电阻丝,此装置就可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