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份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1、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 . 隋朝短命而亡 B . 唐诗繁盛辉煌 C . 市民文化兴起 D . 科学技术发展
2、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西夏建立 B . 澶渊之盟 C . 金灭北宋 D . 元朝建立
3、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 . 秦朝疆域图 B . 唐朝疆域图 C . 元朝疆域图 D . 清朝疆域图
5、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 .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 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 .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6、《蒙古秘史》记载:“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谁结束了上述材料中描述的状况(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元昊 C . 完颜阿骨打 D . 铁木真
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 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B . 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C . 华佗、柳公权、李白 D . 华佗、颜真卿、杜甫
8、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 . 辽的统治者 B . 西夏的统治者 C . 女真的统治者 D . 党项的统治者
9、在江苏扬州发现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些文物,其中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元),并有“帝崩于扬州”等文字。它可以印证(    )
A . 陈的灭亡 B . 隋的统一 C . 隋的灭亡 D . 唐的建立
10、杜甫(712-770年)《垂老别》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诗中所描述社会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五代十国 B . 藩镇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11、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 .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 证明唐朝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2、《国宝很有戏》第三期讲述的是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下图)的故事,它采用了中亚与西亚的技术和中原技法融合,该文物直接印证了唐代(    )

A . 社会政治状况 B . 科举选拔标准 C . 社会风气彪悍 D . 文化开放包容
13、对联往往以简洁的语言阐述励志修养、为人交友勤学处事、治家爱国的道理。下面的对联涉及的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你能找出哪一副是描写唐玄宗的吗(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墓碑任后评 C . 调整政策成开元,沉洏酒色误王国 D . 陈桥兵变袍加身,重文轻武强王权
14、下图中的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A . 兴盛的原因 B . 农业的发展 C . 衰落的过程 D . 割据的结果
1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而她遗言立无字碑,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而众多史学家对她的统治总体持肯定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她(    )
A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执政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C . 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D . 重用有才能的人
16、2018年2月27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步辇图》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展品。该图由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图中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使者禄东赞,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佳话(    )
A .   文成公主和亲 B . 金城公主和亲 C . 唐蕃会盟碑 D . 昭君出塞
17、“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18、“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日交往的是(    )
A .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真心照太清 B .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C .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鏑无声五十年 D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9、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和“汴州”,分别是南宋和北宋的都城(    )
A . 临安和东京 B . 南京和北京 C . 东京和西京 D . 建康和燕京
20、宋朝时,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还设置了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这些措施(    )
A . 加强了相权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加强了皇权 D . 威胁了皇帝统治
21、“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汉朝的尚武精神,而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却使汉族丧失了这种精神,导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该政策是(    )
A . 重农抑商 B . 重文轻武 C . 和亲会盟 D . 闭关锁国
22、宋辽议和后,边境“生育蕃息(繁殖),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澶渊之盟(    )
A . 进一步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 . 使宋辽边境贸易兴旺 C . 使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 . 使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23、新华社2018年5月11日报道,考古人员在重庆宝顶山大佛湾石窟(开凿于南宋)发现了纸币造像和铁钱造像。这可以推断出南宋时期(    )
A . 纸币成为主要货币 B . 四川最早发明纸币 C . 多种货币并行使用 D .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24、“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材料中说的“市舶”是(    )
A . 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 B . 宋朝政府开设的专供外商居住的场所 C . 东京城中的娱乐场所 D . 宋朝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25、如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A . 政治中心南移 B . 城市生活繁荣 C . 中央集权加强 D . 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6、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被称为“瓷都”的是(    )
A . 河北曲阳 B . 福建泉州 C . 江西景德镇 D . 河南开封
27、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元朝战争频繁 B . 元朝交通便捷 C . 元朝商业繁荣 D . 元朝农业发展
28、“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唐朝 B . 三国 C . 宋朝 D . 元朝
2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万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瓦舍的出现 D . 造纸术的改进
30、它使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作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就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资治通鉴》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共40分)(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留居中国的英国人英格尔斯说:“也许是他们(指中国)所创造出来的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另一位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深圳特区报》

材料三: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

(1)写出材料一的君主名称。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为了“存百姓”而采取的措施。
(2)写出材料二“该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位“伟大僧人”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另列举一例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唐朝兴盛的原因(至少写出三点)。
2、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 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多万。

材料二: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谓“雅”,即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有诗、词等;所谓“俗”,即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等。

材料三: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宋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朝两个“对外贸易港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出宋朝文坛三位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宋代哪三大发明领先于世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其中一项发明的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范咸的《重修台湾府志》说:“至元末,置巡司。”

谢金銮的《续修台湾县志》说:“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鲁鼎梅主修的《玄修台湾县志》说:“元末置巡检司于澎湖。”

(1)根据材料一,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实现其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宣政院”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该机构的设立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中,三则文献史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元朝时台湾古称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管辖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新世纪英才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份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