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冷战后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统治秩序 B . 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C . 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2、“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
A .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 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3、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
A .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 .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 . 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4、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A . 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 . 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5、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反映出宋朝(    )
A . 重视武将 B . 重视科举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6、1928~1937年,苏联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 年,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 农业集体化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新经济政策
7、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8、1992年,“海协会”角“海基会”达成“九二我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
A . 一个中国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独立自主原则 D . 互补互利原则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标志是(    )
A . 南京解放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 香港回归祖国
10、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A . 莎士比亚 B . 维克多·雨果 C . 巴尔扎克 D . 列夫托尔斯泰
11、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 B . 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C . 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D .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12、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的作用是(   )
A . 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B .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 . 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 .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13、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4、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
A . 取得了巨大成功 B . 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 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5、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
A . 进行土地改革 B . 成立农业合作社 C . 建立人民公社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
A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 C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
17、“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 . 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 . 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 . 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 . 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18、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 . 坚持自由放任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国家干预经济 D . 转向社会主义
19、公元前399年,通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当选陪审团成员的是(    )
A . 10岁雅典男童 B . 雅典贵妇 C . 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 . 来自波斯的商人
20、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

①半穴居房屋模型      ②稻谷的朽粒          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粟的朽粒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1、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①③
22、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出现“古巴比伦”“债务奴隶”“成文法”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同学是对下列哪一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拿破仑法典》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十二铜表法》
23、它是我国青铜器中的稀世珍宝,被发现于湖南宁乡。它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铜象尊 D . 大盂鼎
24、标志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结束的战役是(    )
A . 湘西会战

B . 常德会战 C . 长沙会战 D . 长衡会战
25、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为中国战区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做了必要准备的事件是(    )
A . 湘西会战 B . 芷江洽降 C . 三次长沙会战 D . 常德会战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确立怎样的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影响深远。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的先人已经有了较好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材料三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啖:吃)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四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政权,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家学派的什么治国思想?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的政治制度,在中央掌管行政职权的是谁?图2所示的行政管理制度的名称是什么?根据图示可知,此制度下,在中央负责执行政令的是哪一机构?
(3)材料三体现了谁的什么样的治国理念?他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就是这一治国理念的体现?(举1例即可)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二帝国“造成新的官僚政治”的措施是什么?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5)请从以上材料中的政治体制或治国方略中选择一个,谈谈它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探索出中国革命和建设两条正确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独立和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式下的强军目标。”

材料三: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中国2010年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材料五: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话……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1)材料一中的“大会”是哪次会议?大会的召开有什么伟大意义?
(2)材料二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材料三中,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对中国革命起到了生死攸关的转折作用?
(4)根据材料四所学知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开创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的思想……请写出其中最新的那个思想。
(5)根据材料五朱德的家信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有何感悟?
2、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材料二  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的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材料四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五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中,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的原动力是什么?这一时代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科技创新“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列举19世纪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要发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点即可)
(5)材料五反映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四、论述题(共1小题)

1、“读史明智,鉴往知来”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之一,从以下历史事件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形成观点,并结合其中至少3个历史事件论述你的观点。(提示:题目自拟,史论结合,不少于120字。)

1924年

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

1937年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

1942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93年

欧盟成立

1995年

世贸组织成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