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滨河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 . 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 . “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 . “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 . 量程3m,分度值1mm B .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3、在无任何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那么在观众看来她(  )

A . 全身呈绿色 B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D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m/s B . 6.25m/s C . 6.75m/s    D . 7.5m/s
5、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汽车、地面 B . 地面、汽车 C . 汽车、汽车 D . 地面、地面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6m B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C . 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D . 一支新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
7、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
A . 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 . 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液化成水珠 C . 夏天要大量用水,水压很高,有少量水分从管壁有微孔渗出 D . 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少量水分从管壁的微孔渗出
8、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0.9×103kg/m3)(  )
A . 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10 cm3 B . 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 . 质量不变,体积减小10cm3 D . 质量变小,水的质量为90g
9、图中成虚像的是(  )

A . a、b B . b、c C . a、c D . a、d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蓓蓓利用图画记录了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有对有错,请你帮她把不正确的图挑出来(  )
A . B . C . D .
11、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 .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 . 纯金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C . 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 . 在﹣265℃时,氢气是液态
12、下列图象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
14、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 ρB , ρC和水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是(  )

A . ρA>ρB>ρC且ρA>ρ B . ρA>ρB>ρC且ρA<ρ C . ρA<ρB<ρC且ρA>ρ D . ρA<ρB<ρC且ρA<ρ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km.
2、水壶中水沸腾时,壶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      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      .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一,剩下部分密度的比是      .将质量为54g的铝制成体积为25cm3的空心盒,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cm3
4、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0.3k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8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kg,这只瓶的容积是       dm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
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3小题)

1、根据图1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猴子捞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猴子看见月亮之后惊呼“月亮掉水里了”,惹得众猴子争相捞月.如图2所示,小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小猴子看见的水中月亮,用点B表示,请你画出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要求画出真实月亮的位置(用点C表示),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 那么浇铸这样的10个铁件需要多少kg铁?(ρ=7.9×103kg/m3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了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 , 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

1、小英去小店买米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系列是量取酱油的容器系列 B . 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大于酱油的体积 C . 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 . 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2、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 . 甲先被击中 B . 乙先被击中 C . 两人同时被击中 D . 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3、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 .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 . 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 .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 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 D .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 .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不同的实心物块浸没在液体中并松手后,发现有的物块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块下降至容器底部.为了研究实心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对此现象的影响,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表一、表二为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

表一:液体甲(质量为8.0kg,体积为 8×103m3

实验

序号

物块

质量

(×103kg)

体积

(×106m3

现象

1

A

7.6

30

上升至液面

2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3

C

24.3

27

上升至液面

4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5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表二:液体乙( 质量为 6.4kg,体积为 8×103m3

实验

序号

物块

质量

(×103 kg)

体积

(×106m3

现象

6

A

7.5

30

上升至液面

7

B

25.2

42

上升至液面

8

C

24.3

27

下降至底部

9

D

21.6

12

下降至底部

10

E

91.8

34

下降至底部

(1)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3与5(或6与9和6与10)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体积无关;跟它的质量有关,且质量小的物 块上升,质量大的物块下降.

小华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和2与4(或6与8和7与8)的数据及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中,物块的上升和下降跟它的质量无关;跟它的体积有关,且体积大的物块上升,体积小的物块下降.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      的,小华的结论是      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2)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上升;

      时,液体中的物块就下降.

2、小明把一水杯装水后放在冰箱冷冻室,过了一段时间拿出来发现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测得杯与冰的总质量为33g,再过一段时间后,冰全部融化,小明向杯中加入3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试求:
(1)杯的容积;
(2)杯的质量.(ρ=0.9g/c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滨河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