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43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小题)

1、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 飞机的研制成功 B .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 内燃机的应用 D . 垄断组织的出现
2、下边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A . 欧洲的社会转型 B . 欧洲的思想解放 C . 欧洲的革命运动 D .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推广 B . 相对论的提出 C . 内燃机的出现 D . 发电机的发明
4、下列对东欧剧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

A . 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 . 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 . 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 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
5、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这次会议是(   )
A . 华盛顿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万隆会议
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七七事变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诺曼底登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③④②
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幅古代地图,它制作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上有楔形文字,在伊拉克巴格达附近出土。这幅地图来自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河流域 D . 爱琴海地区
8、一支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历时3年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遗迹。请帮助他们策划最佳考察路线(    )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9、下列帝国是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地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大帝国,其中使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海,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10、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 . 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地中海沿岸 B .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 . 人类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1、某班要排演“三角贸易”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请你帮助导演准备道具,他们的船只满载的货物应该是(    )

①廉价工业品  ②黄金白银  ③黑人   ④棉花烟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 .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B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 工人运动的兴起
13、人类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    )
A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 第一国际 C . 俄国十月革命 D . 巴黎公社
14、某历史公众号中推送了以下资料。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主题是(   )

论著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文件

《九国公约》

照片

巴黎和会三巨头

纪录片

《话说世界历史·Ⅳ》

(内容: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A . 巴黎和会 B . 凡尔赛体系 C . 华盛顿会议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5、“公元前450~前449年的__________是最早的罗马成文法,它体现了当时平民对贵族斗争的一次巨大胜利。因为在此以前,立法和司法权力基本上由贵族垄断,而且法律也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这就更便于贵族的专横。”这段话中,适合填入横线的内容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查士丁尼法典》 C . 《十二铜表法》 D . 《拿破仑法典》
16、公元前2700年前后到公元前2600年左右100的时间,古埃及人口总共开采了2500万吨石灰岩,这最大的可能是用来(    )
A . 修造法老的宫殿 B . 修建金字塔 C . 修建百姓住宅 D . 修路造桥
17、下列示意图中,反映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列文明成果中,能够了解到古代阿拉伯文化的有(    )

①《荷马史诗》 ②《医学集成》 ③帕特农神庙  ④《天方夜谭》

A . ②④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③
19、公元7世纪,日本以中国隋唐为师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是(    )
A . 农奴制改革 B . 明治维新 C . 查理•马特改革 D . 大化改新
20、适合填写在下图“?”处的(    )

A . 新航路开辟 B . 三角贸易 C . 文艺复兴 D . 启蒙运动
21、新航路开辟后,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传到美洲;到了18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洲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以上材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 . 激发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C . 加剧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D . 促进各地区物种的交流
22、“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已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奴隶贸易的猖獗 C . 工业革命的完成 D . 美国的独立
23、在早期殖民活动中,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被称为(    )
A . 殖民大帝国 B . 海上马车夫 C . “日不落帝国” D . 无敌舰队
2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

①原因都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③都是以暴力斗争的方式进行               ④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5、下表是有关欧洲重要历史人物的资料,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人物

身份

贡献

A

牛顿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B

米开朗琪罗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

他与拉斐尔、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C

罗伯斯庇尔

英国革命时期领导人

他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在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D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

他的作品再现英国现代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A . A B . B C . C D . D
26、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B . 纺织领域最早进行了技术革新 C . 蒸汽机车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 D .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27、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还以各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不尊重印度士兵的宗教信仰。这段话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
A . 历史背景 B . 起义过程 C . 最终结果 D . 国际影响
28、下侧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彼得一世改革 B . 美国独立战争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 美国南北战争  彼得一世改革 D . 美国南北战争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29、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份文件的颁布(    )
A .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B . 成为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爆发 C . 加剧了南北矛盾,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 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避免了美国分裂
30、19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上流社会在正式场合流行西洋礼服。饮食上将牛肉作为高级料理的代表。这种变化与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措施有关?(    )
A . 文明开化 B . 废藩置县 C . 殖产兴业 D . 改革兵制
31、观察下图,该套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A . 牛顿 B . 贝多芬 C . 达尔文 D . 爱因斯坦
32、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为了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标志着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D .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充分考虑了苏维埃俄国的国情
33、下面示意图中“?”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

A . 《辛丑条约》 B . 《和平法令》 C . 《九国公约》 D . 《开罗宣言》
34、一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A . 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 . 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C . 埃及获得了彻底的国家独立 D . 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35、参战国负债累累。英国在1914年是最大的放贷国,在战后,其金融霸权地位让给了美国。法国这个财政强国亏了不少,而德国更是亏得一塌糊涂。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 B . 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C . 彻底摧毁了殖民地体系 D . 给全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
36、下边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

A . 股票销售量大 B . 持续时间长 C . 波及范围广 D . 破坏性强
37、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解读正确的是(    )

①修建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    ②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造成了国家的财政大危机    ④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8、某同学搜集了《联合国家宣言》、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等资料,这些史实可共同用于说明(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 法西斯国家失败的原因 C . 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的形成 D .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9、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冷战开始后,美国积极扶植日本。朝鲜战争中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A .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完全得益于美国的帮助 B . 日本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 C . 西欧国家借助工业革命实现战后经济的腾飞 D .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0、1947年,美国认为经济繁荣的国家不太可能走向共产主义阵营。同时还有能力购买美国的商品,推动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此,美国推行(    )
A .   以工代赈 B .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 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D . 建立北约军事集团
41、下侧《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

A .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B . 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 .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 . 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2、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
A .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 . 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C . 阿尔及利亚独立 D . 纳米比亚独立
43、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等人物的资料,由此可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44、下图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欧洲联盟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上海合作组织
45、世界现代史某单元的课题如下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

A .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B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C .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46、1950年6月,日本丰田卡车产量只有300辆,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而不久之后他们就接到了超过500辆的的军事订单,这使得丰田公司起死回生。这份订单最可能来自(    )
A .   美国 B . 中国 C . 苏联 D . 英国
47、2020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30年来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项,累计派出维和部队4万余人次,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这说明(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 . 当今世界的地区冲突有所缓和 C . 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 . 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则主要机构
48、“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条基本线索。下列事件中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序幕的是(    )
A . 戚继光抗击倭寇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林则徐虎门销烟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9、某同学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进行整理,其中签署之后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条约是(    )

条约

A

B

C

D

内容

(部分)

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一切反帝活动;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A . A B . B C . C D . D
50、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在听完《京报》主笔邵飘萍的报告后,大家群情激愤。北大一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此次集会发生的背景是(    )
A .  德国强租胶州湾 B . 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 C .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共5小题)

1、先进思想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古往今来的科技发明推动世界改变

材料三:

时期

世界

中国

其他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

472

19

453

材料四: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的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1840年前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完成。“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工业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作用。
(2)结合所学,将材料二中的“发明”所对应的“改变”补充完整
(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所发生的变化。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世界、对东方的中国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民主与法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节选)

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689年)

②“我们……郑重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取消一切对英王室效忠的义务”(1776年)

③“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789年)

④“凡在上面指明诸州以及一些州的部分地区以内作为奴隶被占有的人,从现在起永远获得自由”(1863年)

材料二:法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和推动力。美国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各州各自为政,合众国也没有统一的货币。1787年。宪法对联邦中央的权力作了列举。联邦政府享有补充立法权、军事权、外交权、课税与币制权等。由于宪法赋予联邦政府上述权利,才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央政府,使美国成为真正统一的国家。统一国家的建成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摘编自杨鹏飞《美国宪法与美国的发展》

(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

A.限制君主权力,确立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是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征:

B.经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道路:

C.《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分权等基本原则: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中央政府权力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变化后的作用
3、经济·战争·影响

材料一: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手。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在习惯的字样。独立自由,根据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他从危机中拯救。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她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图说天下

材料二: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实际上是三种社会的集合体:在东北部地区,工业资本主义兴起,并逐渐获得扩展;在南部地区,存在着广大的农村社会,它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美国西部在开拓之中,南方和北方都力图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塑造它。南北社会的政治、经济差异和利益冲突,在双方对西部开拓的争夺中发展、激化。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胜利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扩展铸造了一个无比强大而“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三:英国与德国实力比较表

项  目

英国

德国

1860年工业生产所占世界位次

1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世界位次

3

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世界位次

1

4

材料四:

(1)材料二中,美利坚的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发表了什么文件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国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3)阅读材料三,运用表格内容解读漫画。
(4)依据材料四,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从欧洲和美国两个角度分析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4、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影响深远。

材料一: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比重

1914年英、法、德、美殖民地的比较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060

290

30

人口(万人)

39350

5550

1230

970

材料二:①在一战中,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300多亿美元。

②一战后诞生了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资产阶级共和国,俄国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二战,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直接军费开支1.1万亿美元。

④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⑤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埃及爆发华夫脱运动。1920-1922年,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20世纪初列强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简析皮洛夫的话反映了德国怎样的诉求。
(2)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谈谈如何认识这一说法。除此之外,简析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3)仿照示例,从示例外的其他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相关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示例】图4“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依据材料二,将史实和结论正确搭配,并将下表填写完整。

史 实

结  论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战争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5、20世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0-1870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英里)

1830

1840

1850

1870

欧洲

60

1800

14000

65000

北美洲

2800

9000

56000

亚洲

200

5100

南美洲

1800

非洲

1100

澳洲

1000

全世界统计

60

4600

23200

130000

材料二: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1)依据材料一,说出铁路为什么最早出现在欧洲?铁路的发展最早呈现出哪些趋势?
(2)分析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数据表,说明1913----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情况,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第43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