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
A . 虚心纳谏 B . 轻徭薄赋 C . 科举选才 D . 微服私访
2、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 民族矛盾尖锐 B . 皇权高度膨胀 C .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 近代科学传入
3、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4、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5、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初露曙光 B . 繁荣与开放 C . 由分裂走向统一 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  ②诸葛亮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7、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指出:“我国北方黄土地带,原始农业首先从栽培粟开始。”下列哪一遗址的考古发现能够证明这一论点(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8、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A . 这是一种进步 B . 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 . 是一种退步 D . 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9、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包括(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南宋          ④元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0、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提示语有三个关键词: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
A . 东汉 B . 西晋 C . 东晋 D . 前秦
11、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 . B . C . D . 周武王
12、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文明起源 B . 国家产生 C . 社会转型 D . 政权分立
13、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
A . 仓颉创造了文字 B .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C . 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D . 阪泉之战后黄帝归顺炎帝
14、唐初名相房玄龄,虽出身寒门,却通过科举考试,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为唐的繁荣做出极大贡献。从房玄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实行后(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③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④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5、《中国古代史》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在这句话中“血腥、残酷”是指       ;“宽容”是指(    )
A . 战争频发 重视农耕 B . 百家争鸣 弘扬文化 C . 战争频发 百家争鸣 D . 私田开垦 发展经济
16、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B . 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C .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 .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17、下列史实,可以通过下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 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大学

③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④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8、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 . 唐太宗统治前期 B . 唐玄宗统治前期 C . 唐太宗统治后期 D . 唐玄宗统治后期
19、《黄明祖训》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炙?抑君怠政而有此矣?”为此明朝时采取的措施是(    )
A . 裁撤中书省和六部 B . 废除丞相 C . 实行行省制 D . 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
20、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B . 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 . 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 . 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21、“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 . 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 .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C .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 D . 打败了沙俄侵略者
2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 . 《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 B . 《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 C . 《齐民要术》与《水经注》 D . 《天工开物》与《水经注》
23、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有(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 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发明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4、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
A . 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 B .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 . 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D . 经济重心南移,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25、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中国)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导致清朝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    )
A .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B . 人民的抗清斗争 C .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D . 清政府统治者思想保守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年;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秦朝建立于年。
2、司马光主编的《》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应星的《》被誉 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目前世界史已发现的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 时期出现的
4、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皇帝)在位时科举制正式形成;(皇帝)在位时创立殿试制度。

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材料二: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四: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域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 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三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了什么制度?
(4)清朝前期在图中①②所示区域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进行有效管理的?
(5)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2、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法规定: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利争斗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努力务农,精耕勤织,因而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 除本人的徭役或赋税。国君亲属宗族不是立有战功,经过评定,不得列入谱牒。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 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这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指出从图一到图二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法”的内容,并简要说明该“新法”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位恩想家,并以他的思想学说为例说明“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体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 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二:“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 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问题?到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哪一措施巧妙解决了这一困扰?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一,说出唐朝的中央机构的政治制度名称。并对比图2和图1,明朝的中央机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演变趋势。
4、遍览中国古代史,有很多对外交往的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皇帝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971年赵匡胤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宋朝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此后,宋朝又在杭州、明州(现宁波)、 泉州、密州(现山东诸城)等地设置市舶司。同时赵匡胤大力推行偃武修文政策,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他还非常关心造船事务,亲自到造船的地方观看……正因如此,宋代虽然始终危机四伏,却书写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灿烂的一页篇章。

材料二   远洋航行的中外航行家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5-1524

1519-1522

航海次数

7次

4次

3次

1次

航海船只

41-310艘

3-17艘

4-14艘

5艘

航海人数

约2.7-2.8万人

90-1500人

未知

270人

材料三   自清朝中叶开始,实行限制贸易政策,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夷夹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据材料三,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居于何种地位?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海禁”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以古为鉴,谈谈你对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振兴街道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