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土地改革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的颁布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 《共同纲领》的颁布
2、习近平主席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曾经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该桥建于(    )
A . 民国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文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3、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    )
A . 《义勇军进行曲》 B . 《黄河大合唱》 C . 《我的祖国》 D . 《英雄赞歌》
5、抗美援朝纪念日是(    )
A . 1950年10月19日 B . 1957年7月19日 C . 1950年10月25日 D . 1957年7月25日
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人物,视纪律重于生命的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董存瑞 C . 罗盛教 D . 邱少云
7、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长 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超过历史最高年9%。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 .   解放战争 B . 抗美援朝 C . 土地改革 D . 三大改造
8、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位农民,而你的家乡正在进行土地改革,你觉得哪些生产资料是你在土地改革中分到的(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9、“一五”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的时间是(    )
A . 1954年底 B . 1955年底 C . 1956年底 D . 1957年底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1952年宪法 B . 1953年宪法 C . 1954年宪法 D . 1955年宪法
11、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2、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 .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
13、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
A . 赎买政策 B .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没收政策 D . “文化大革命”
14、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周恩来 B . 王进喜 C . 雷锋 D . 焦裕禄
1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 . 毛泽东主席的逝世 C .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共3小题)

1、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材料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
(3)材料二中这支部队的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为什么?
(4)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

印度(1950年)

美国(1950年)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下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情况,请问实现了该行业和平过渡的政策是什么?
(3)除了材料二中行业的改造外,我党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使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5)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
(2)材料二的图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
(5)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经济建设中你有什么感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