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习近平主席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人口过快增长     ③水资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西周的这一制度,不但没右形成一个松散的政治联明和城邦民主制,反而支持和巩固了王权专制,向着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家迈进了一大步,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制度”是(    )
A . 行省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三省六部制
3、孔子认为弟子冉求为季氏宰,自然与季氏的聚敛难脱干系,认为冉求“非吾徒也”,并让学生们“鸣鼓而攻之”。之后的孟子继承了孔子“敛从其薄”的主张。他们的核心理念是(    )
A . 以法治国 B . 无为而治 C . 勤俭节约 D . 为政以德
4、下表为西汉至王莽时期太学博士人数的情况表。这是由于(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太学博士

汉宣帝元康二年

前64年

1500人

汉元帝永光五年

前39年

2500人

汉成帝阳朔四年

前21年

4000人

居摄三年(王莽摄政)

8年

10000人

A . 儒家统治地位确立 B . 百家争鸣的推动 C . 科举制的确立 D . 对外交流的加深
5、下面四幅形势图与“戚家军”活动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6、他们认为,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馆、讲求机器制造之法、教练洋枪队伍、派人出国考察等“凡此苦心孤诣,无非欲图自强”。开设天文算学馆,实为制造轮船及各机器的基础,并“空讲孤虚,侈谈术数”。材料中的“他们”可能是(    )
A . 地主阶级抵抗派 B .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7、下表是1918年英国、法国、德国对华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国别

比例

1918年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比

英国

减少到二分之一

1918年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比

法国

减少到三分之一

1918年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A . 洋务运动的影响 B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 . 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辛亥革命的推动
8、据有关机构统计,1926年,湖南农民协会的会员有20万人,湖北有7万人,到1927年6月,湖北增至280万人,全国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进千万人。这一变化(    )
A . 促进国民革命兴起 B . 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基础 C . 改变农村阶级结构 D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
9、电影《八佰》讲述了被作“八百壮士”的国名革命军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历史事件。与该电影有关的战役对中国战局的影响是(    )
A .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B .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C .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 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10、如果说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为了巩固国防,重据国威,那么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就是为了实现工业化护航。下列对材料中关系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 先进行工业化后进行三大改造 B . 变革生产关系是工业化的前提 C . 要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的生产关系 D . 工业化目的就是变革生产关系
11、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出现、所以它也是世界历中上第一次全球商品大流通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开始得益于(    )
A . 新航路开辟 B . 工业革命 C . 殖民扩张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亚历山大·柯瓦雷在《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中说:“人们普遍认为17世纪经历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革命……一个有限的、封闭的和有着等级秩序的整体宇宙的消失……取代它的是一个不定的、甚至是无限的宇宙”材料中“精神革命”的发起者是(    )
A . 巴尔扎克 B . 贝多芬 C . 牛顿 D . 达尔文
13、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最具活力的地区是(   )
A .   亚洲 B . 欧美 C . 非洲 D . 拉丁美洲
14、毛泽东曾就某次战役说道:“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形势,将直接影响到远东。”这场战役(    )
A . 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由主动变为被动 B . 是苏德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C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面临东西两线作战 D . 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5、2021年1月6日,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货物贸易在疫情持续情况下仍显示出韧性,疫情相关产品贸易增长尤其强劲。据WTO预测,2021年全球贸易将出现微弱复苏,复苏力度与趋势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据此可知(    )
A .   世贸组织是全球化的主要推手 B . 世界经济需要多维度的常态合作 C . 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已经建立 D . 世贸组织推进了国际贸易便利化

二、辨析题(共1小题)

1、政治变革加速了社会转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商鞅变法最终使秦朝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1949年,五四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4)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2月15日,中国刚刚实现了由帝制而共和的鼎革,“浩如”投稿《盛京时报》,有针对性地讨论:“共和为国体之一,而或以为政体者,此不明国体与政体之区别也。”在他看来,“国体”因统治权所在的不同而有君主国与共和国之分……

——邓华莹《1834—1898年间“国体”与“政体”概念的演变》

材料二:国家主义者抓住这一机会,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宣传,加深了人民对全国性政府的认识。通过国家法律相对州法律地位至上性的确立,北美人民逐渐接受从“州”的公民到“国家”公民身份的转变。

——雷芳《1783年(巴黎条约>与美国早期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

材料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新中国的经济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其中合作社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对于手工业,要引导其向合作社性质的集体经济发展。

——韩晓青《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资本主义现象研究》

(1)材料一中的“由帝制而共和的鼎革”反映了什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确立政体”的法律性文件。
(2)材料二中规定的内容体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中的史实发生在哪次革命期间?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并指出这一时期该政策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24年5月至1928年2月,随着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措施的收缩,开始构建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30年8月通过了关于社会组织的新的条例,明确地将社会组织的宗旨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该条例的颁布和实行,标志着宪法框架下部分自治的管理体制终结,苏共主导型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确立。

——黄立茀《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初创与确立》

材料二:美国工会的最初发展受益于一系列劳工立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和1935年的《国家劳工关系法》。通过这两部法律,劳工获得了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美国初步确立了以政府、劳方和资方三方为主体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在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下,促进劳资合作。

——董晓杰:从《全国工业复兴法》到《国家劳工关系法》

材料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精神在安徽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的部署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摘编自《安徽日报》

(1)材料一中的“在经济领域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反映的是哪一史实?结合所学知识,1930年新条例的颁布对苏联的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调整劳工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这些法律的确立反映出“新政”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央实行乡村振兴工程有何重大意义。
3、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交流)

材料一:明代,用木活字印书就比较普遍了。清人龚显曾说,明人用木活字板印书,“风乃大盛”。有书名可考者约一百余种。木活字印刷不但流行于苏州、杭州、南京、福建等沿海地区,而且发展到四川、云南。其中包括藩府、书院和私人都有用活字印书的。内容也很广泛,其中最多的是诗文集。木活字,是我国古代印刷术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在使用木活字印刷过程中我国先后采用了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印刷。

——《明清印刷术的改革和发展》

(物种交流)

材料二:

(人口交流)

材料三: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但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

——摘自百度百科

(信息交流)

材料四: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代表共计2000余人齐聚北京,共享这场文明盛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好的希望与严峻的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对此作出明确回答:“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刷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的历史贡献。
(2)上图是14-18世纪,欧洲与美洲之间物种交流情况。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下南洋”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的历史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如何促进文明发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1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