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B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C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3、如图所示,交警利用一架警用无人机搭载一个微型摄像机拍摄违章画面。来自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在感光片上形成景物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为了拍摄到清晰的画面应使镜头与感光片的距离( )
A . 增大
B . 不变
C . 减小
D . 无法判断
4、如下图是用来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
A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 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 . 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 .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6、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各种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15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处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8、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 .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9、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A . 缺少上部分
B . 缺少下部分
C . 大小变化了
D . 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 . 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 . v<f
B . f<v<2f
C . u>2f
D . f<u<2f
3、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 .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C . 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 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了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是 透镜.
2、找一个圆柱形玻璃瓶,里面装满水。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只铅笔。当水平放置的铅笔紧贴玻璃杯时,看见铅笔的像比铅笔本身粗细 ,长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会看到的现象是 。
3、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 眼,(选填“近视”或者“远视”)应佩戴 镜进行矫正(选题“凹透镜”或者“凸透镜”)。
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近视眼的是图(选填“甲”或“乙”),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立、缩小的实像(选填“倒或“正”)。
5、小明的爷爷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如图甲、乙示意图中,图(选填“甲”或“乙”)是爷爷眼睛的成像示意图,矫正需戴眼镜的镜片应选用图(选填“丙”或“丁”).爷爷想看书,小明应拿(选填“A”或“B”)眼镜给他.
四、作图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B′,请用作图的方法画出凸透镜,并确定该透镜焦点F.(保留作图的痕迹)
2、如图,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的特性,画图确定并标出凸透镜的光心O点及右侧焦点F点的位置。
3、在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4、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画出虚框内的光学元件。
5、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调整(填“前”或“后“)
(2)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与该点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3)蜡烛放在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4)图乙为实验中物距u与像距U的关系图象,则焦距f=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原因是;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5)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选填“左”或“右”)移;
(6)如果将透镜遮住一部分,在光屏上(“能”或“不能”)看到完整的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如果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移到它们的中间位置,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3)在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___________。 (3)
A . 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 . 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
C . 适当扭转凸透镜
D . 左右适当移动光屏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像变(大/小/不变),该眼镜是(近视/远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