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明智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25小题)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①结束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②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③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④人口大幅度增长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保机——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6分,共50分。(共3小题)
材料一:下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诗中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三:(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尽,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dú,)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A.
B.
C.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见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陈桥兵变》
材料五: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材料三: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一一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四:
宋代科举考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