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武功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教昌盛,后世普为“贞观之治”。形成这一局面的措施不包括( )
A . 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B . 减轻人们劳役负担 C .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D . 营建东都、三征辽东
2、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 整顿吏治 B . 制定法律 C .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 实行科举制
3、下图文字节选自藏族人民流传久远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

A . 吐蕃人民只从事游牧生产 B . 政治联烟是唐蕃友好交往的唯一方式 C . 吐蕃文化没有给中原地区带来任何影响 D .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4、下图的著作以生动的文笔,通俗易懂地为读者展现了玄奘和鉴真两位僧侣的传奇一生。阅读此书,你能感受到两位高僧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②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③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④都曾经前往天竺取经

  图片_x0020_100003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5、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最著名的书法名家有颜真卿和( )
A . 阎立本 B . 吴道子 C . 欧阳询 D . 骆宾王
6、中华民族搁置争议,着眼大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为宋、辽两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发展机会,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养生,安度和平岁月的历史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割让燕云十六州 C . 宋太祖北伐契丹 D . 宋太宗北伐辽国
7、“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这首歌曲颂扬的是南宋抗金英雄( )
A . 寇准 B . 岳飞 C . 辛弃疾 D . 秦桧
8、某班同学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能够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

①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②东京商业繁荣

③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④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9、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北京。北京当时被称为( )
A .   大都 B . 东京 C . 余杭 D . 临安
10、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 )
A . 当时的南宋政权十分腐朽 B .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重新稳定 C .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平等 D . 是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的需要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百万多人,开凿
2、唐玄宗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他眼光精准, 能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资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等。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也是他能开创的主要原因。
3、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故杜诗有之称。
4、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
5、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是如何对全国进行有效管辖的?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初年,中央禁军仅12万人,而边境十个军镇拥兵49.万……胡人出身的边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拥兵15万……唐玄宗自杨贵妃入宫之后沉湎于饮酒声色之中,出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材料二:《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橡。中间畿内,不满千户,并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材料三: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巢贼众竞投物遗人。十三日,賊巢僭位,国号大……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

材料四:(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五代的第一个政权是谁建立的?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奸邪共济为内患,深可惧怕也。”

材料二: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定期换防),不使常在一处。

材料三: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宋朝史话》

(1)材料一中宋太祖说的“ 内患"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为此采取了哪一国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为什么要”移换屯驻”?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注重发展什么事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武功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