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体现我国实行(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社会保障制度
2、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3、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里的“殖民者”来自(   )
A . 英国 B . 葡萄牙 C . 法国 D . 西班牙
4、1771年,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事件是(   )
A . 平定噶尔丹叛乱 B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5、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最准确反映的是(   )
A . 艰苦奋斗传统已经过时 B .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6、一部《英雄交响曲》把欧洲两位伟大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欧洲这两位同时代的人物是(    )
A . 马克思和恩格斯 B . 拿破仑和贝多芬    C . 华盛顿和贝多芬 D . 罗伯斯庇尔和梵高
7、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
A . “天可汗” B . 怀仁可汗 C . 云南王 D . 渤海郡王
8、“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罗马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千年之间,让瓷器和茶叶成为永久的中国名片。“它”形成于(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班超出使西域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郑和下西洋
9、唐朝时对天山南北区域管辖的机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安西都护府   ③北庭都护府    ④伊犁将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0、“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战争
11、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国民革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革命的火焰”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二次革命 C . 红军长征 D . 护国战争
12、2020年是中国参加抗美援朝70周年,为缅怀历史,我们可以观看下列哪部影片(  )
A .   《井冈山》 B . 《平型关大捷》 C . 《血战台儿庄》 D . 《上甘岭》
13、古巴比伦的法典规定:倘若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奴隶之标记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若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云”,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由此可知,该法典主要维护哪一阶级的利益(    )
A . 理发师 B . 奴隶 C . 奴隶主 D . 平民
14、“乘船在悲惨的中程航段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的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文中“黑色的货物”是指(    )
A . 黑猩猩 B . 黑奴 C . 黑猫 D . 黑熊
15、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五月流血周”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
A . 杰出人物的作用 B . 民族解放运动 C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 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16、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苏联解体 B . 轴心国集团解体 C . 华约建立 D . 北约建立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1

(1)请你分别指出上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中国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除了课本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查阅历史资料来分析这一问题(至少答出两种以上)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2)材料二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处势,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毒有限标,后在东东亚和中欧燃起了战火。

——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  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签订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什么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奠定了什么胜利的基础?
(3)根据材料三找出大国调整国际关系的原因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人类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提出这一战略意图的历史条件。
(4)请你简要说说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疆阿克苏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