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空中课堂(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在哪一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3、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某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百亩盐碱地变成了良田,这一现象充分地说明了( )
A .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 .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 . 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民
5、“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 . “四个全面”战略
B . “实现共产主义”
C . “两个一百年”
D . “三步走”战略
6、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 .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 . 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 .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7、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土地改革
④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①②④
8、“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C .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 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9、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10、“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三大改造的胜利
11、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制定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3、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 农民甲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B . 农民乙说: “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C . 农民丙说: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D . 农民丁说: “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 重工业
B . 交通运输业
C . 农业
D . 商业
15、“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这句歌词是对社会主义的赞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川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 解放战争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大跃进”时期
D . “一五”计划完成后
1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应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景象,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自然灾害严重
B . 苏联撤走专家
C . 发动“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8、“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 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
B .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C .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 . 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
A . 人民公社时期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
C . 三大改造时期
D . 土地改革时期
20、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事件是 ( )
A . 七届二中全会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七大”
21、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 . 引进外国资金
B . 引进外国技术
C . 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 . 发展民族经济
22、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这座城市是( )
A . 汕头
B . 深圳
C . 珠海
D . 厦门
2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 . 1980年
B . 1991年
C . 1992年
D . 2001年
2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邓小平
D . 江泽民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结果如何?
(3)列举图二历史事件中的两位英雄人物,并分别说说他们的英雄事迹?
(4)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图二、图三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21世纪)”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1)材料一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 哪三位领导人?
(2)材料一中”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策?时间是什么时候?
(3)材料二中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什么制度?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哪?该制度有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1980年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5)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两例来回答)